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通过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通过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等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栗战书主持并讲话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栗战书主持闭幕会并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黄敬文
发表时间:2022-03-12 10:5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一〇号)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一〇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2年3月11日【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3-12 10:56:07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栗战书发表讲话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栗战书主持闭幕会并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3-12 10:52:01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汪洋发表讲话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汪洋主持闭幕会并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
发表时间:2022-03-11 16:46:47

中国良法善治护航新征程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题:中国良法善治护航新征程新华社记者周而捷贾钊邵琨新修订的种子法3月1日起实施。最高立法机关专门就一粒粒不起眼的种子修法,有何考量?“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新实施的种子法对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好种业翻身仗、筑牢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这是中国依靠法治维护安全稳定发展的新例证。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再次释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信号。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全国人大还需要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作出决定,制定香港、澳门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今年预安排审议40件法律案。从能源法到黄河保护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到粮食安全保障法……高质量立法进一步整体协同推进。新时代,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定位越来越精准,举措越来越到位,法治对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保驾护航作用愈发凸显。科学全面的法治覆盖晚饭后,东北部城市营口的一个休闲广场上准时出现百余位广场舞队员热情舞动的身影,动作依然整齐划一,而常被诟病的劲歌热曲却不复存在。曾经,广场舞爱好者被一些人视为“噪音制造者”。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场舞爱好者探索各种方式降低音量——即将施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他们必须如此。近年来,中国高质量立法按下“快进键”,且已触及社会生活的“神经末梢”。精准立法带动有效执法。在拥有约24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不少居民小区已安装内有“探头”的智能垃圾箱。垃圾桶快满了,终端立马报警;谁乱扔垃圾,中控室10秒内便能收到信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长出牙齿”。在国家安全领域,法律越来越成为“国之重器”。从反有组织犯罪法,到数据安全法,到香港国安法,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使命的立法行动密集出击。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变得突出和紧迫。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担忧。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用制度的笼子管住权力,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0754人,已起诉16693人,同比分别上升5%和8.8%。检察机关誓言:“不让腐败分子逃罪,法网就是天网。”美国政治学者阿尼尔·西格德尔说,中国通过法律形式将反腐败实践制度化,这是完善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严密法制守护绿水青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陆续修订,环保督察和执法力度空前,彰显中国以法律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南四湖水域泽及鲁苏豫皖四省。这里曾经污染严重。“肉眼看上去,湖水就像酱油一样浑浊,有些水域白沫成片,水面上还经常漂着死鱼。”山东当地干部段有勤回忆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后,南四湖成为重要调蓄水库。当地政府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相关法规,严格整治大批矿产开采、人工养殖等项目,关停污染企业2000多家。如今,南四湖湖面波光潋滟。野鸭在芦苇荡中游弋,水鸟不时从湖面掠过。“一些几乎绝迹的鱼类重新出现,‘水中凤凰’水雉等珍稀鸟类也陆续飞回来了。”摄影爱好者王伟说。因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法治建设同步推进。2021年3月,在金融机构资产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迈出新步伐。引人注目的是,法院设有大数据中心,高风险企业一旦涉诉,系统会自动进行风险提示,以更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特色”的法治逻辑中国立法机关将修改公司法列入今年立法规划。这部法律的修订草案中,明确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分析人士认为,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意义重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撰文指出,国有企业的壮大就是人民权利和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实践证明,中国只能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绝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绝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2020年以来,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中国平台经济的关键词。中国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对资本兴利除弊,促进发展和依法规范并重,使其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去年,一家网络餐饮外卖巨头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这一决定就是依据反垄断法作出的。惠及世界的涉外法治在东北城市沈阳,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一条悬空的流动生产线上,每55秒左右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不远处的新工厂里,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两座生产车间,去年年底接连竣工验收。宝马看好中国市场,坚定投资信心,迈出实质性步伐。2月16日,在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车身车间,机器臂在焊接车身。新华社记者杨青摄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着力完善涉外法律和规则体系,加快改善营商环境,为世界带来稳定预期和重要机遇。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外商投资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部法律于2020年实施。当年,中国吸引外资逆势增长4.5%,引资规模和全球占比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毕马威一份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外商投资将维持高位。据汇丰银行对2000多家外资企业的调查,超过9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2021年6月,中国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全国人大代表廖虹宇说,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诞生”仅用时2年3个月,展示了中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决心。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竞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针对个别国家霸权霸凌,中国果断出台反外国制裁法。根据这部法律,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国家、组织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中国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护中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施永丰表示,中国以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这也促进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长远稳定发展。【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3-11 16:40:27

习近平向韩国当选总统尹锡悦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3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尹锡悦,祝贺他当选韩国总统。习近平指出,中韩互为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快速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愿同韩方秉持建交初心,深化友好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责任编辑:安勇
发表时间:2022-03-11 15:47:19

和总书记面对面 | 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农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领域关乎粮食安全和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这两个界别联组会别有深意。“现在推广的低毒低残留药物,不是见效慢就是价格贵,农民要么不愿意用,要么就得多次重复用,多种同时用”“当前,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创新资源分散,基础支撑能力不足
发表时间:2022-03-10 16:56:55

小茶馆连着大会堂——从两会看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

群众在临涣古镇一家茶馆里喝茶。新华社记者周牧摄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小茶馆连着大会堂——从两会看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华社记者郭丽琨长远李来房李志晖在中国西南四川雅安的一个山村,已参加十多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投票的百岁老人李朝兰,希望今年代表委员“能多考虑考虑农村养老问题”。在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胡煜昂关注着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的审议。去年,联系点对修正草案的条款提出18条修改意见,直通全国人大。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新华社记者刘颖摄安徽省临涣古镇,茶香氤氲。村民们在茶馆中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怎样从两会信息中找到小镇的发展机遇。他们所参与的是涉及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践。“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在东方大国展现蓬勃生机,迸发旺盛活力。“一颗玉米粒”起始的民主选举“我第一次参加基层选举是1953年的冬天。那次投票,我们还是排着队用玉米粒投的呢!”李朝兰老人说,“那天,我激动得几乎一夜没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各级人大代表262万名,占比94.5%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李朝兰老人(右二)参加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新华社发吴光于通联去年10月,李朝兰郑重地将两张选票投进工作人员送到家门口的流动票箱。她是参加中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投票的10亿多选民之一。“国家从来没有忘记我这个普通农民,每次换届都给我发选民证、发选票。”她说,“我的选票是有用的!”从玉米粒到流动票箱,时代在变迁,但在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从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民参选率均保持在90%左右,远高于不少西方国家地方选举的投票率。与一些西方国家的议员不同,中国的人大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也不因履行代表职责而领取额外报酬。代表们来自各方面、各阶层,妇女、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逐步提升,人口最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不搞“民主秀”,人民参与投票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华丽,而是行使真正的民主权利,为了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年两会,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促成出台政策措施1600多项。其中,有关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很快体现于当年7月政府部门发布的一项指导意见中。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指出,西方几年一次的投票对解决一些重大实质问题没有实际帮助。民众可以参加选举投票,但其所投的代表却不愿向贫困、种族、疫情等问题宣战,社会顽疾难以解决。中国的选人用人机制重视选贤任能,层层选拔和民主选举相结合。加拿大政治学者贝淡宁认为,这种中国式贤能政治的优势明显,中国的领导干部不仅需要有很强的政治经验、治理能力,还要有品德,“他们从政不是为自己或家庭服务,而是为人民服务”。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十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今年1月,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蝉联全球第一,达到10年来的新高。“一壶茶”里的民主味道安徽临涣古镇,林立的茶馆天蒙蒙亮便开门迎客。六百多年来兴盛的茶文化让“饮茶议事”成为小镇居民的传统,也促成了“人大代表谈心室”在茶楼里诞生。古朴的茶馆里,老茶客刘进华与几位乡亲围坐桌旁,商量着在人大代表接待日提出一个建议——修建公厕,既方便游客,也提升小镇形象。“大家对公厕建在哪里有不同意见,我们今天来商量商量,找个最合适的地方。”他对大伙儿说。位于临涣古镇的茶馆调解委员会。新华社记者周牧摄几年来,人大代表在茶馆里为群众办结300多件建议,修路筑渠、路灯维护等百姓关切事得以解决。茶馆里还有调解室。在“调解达人”的斡旋下,一壶茶的功夫可避免一场官司,几块钱的成本就能化解邻里纠纷。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为贵”。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临涣古镇茶馆里的“人大代表谈心室”。新华社记者周牧摄这种民主协商、民主管理也吸引在华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参与其中。距临涣古镇七小时车程的上海,在此居住20多年的土耳其人诺扬·罗拿喜欢给所在的虹桥街道“挑刺儿”。从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到道路译名、栏杆设置,他的许多建议被采纳。针对外籍人士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细节建议也体现在法律中。“提建议不是抱怨,也不是仅仅提出问题,而是带着一定高度并且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还要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位“洋啄木鸟”深有心得。从茶馆、树下、屋场、会议室的“线下恳谈”,到拥有10亿多中国网民的“云上议事”,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东方智慧的民主协商平台遍布社会各层级各领域。诺扬·罗拿在参与志愿者活动。采访对象提供擘画中国五年发展蓝图的“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各方意见,并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超过100万条意见建议。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在这个制度平台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对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美国学者龙安志认为,中国民主是一个“共识构建”过程。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不仅要讨论政协的问题,还要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参加对有关法律修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的讨论。去年,全国政协围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开放等议政建言,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政协并不是提出问题就完事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表示,能立行立改的小问题要立马解决,比较大的问题,政协也会推动逐年解决,最终让有关方针政策落地,让百姓有获得感。“直通车”通达的民主决策浙江义乌便利店员工罗小又为自己的一条建议被纳入反食品浪费法感到自豪。“有些食品包装袋上保质期、生产日期标注不明显。”一场立法听证会上,罗小又提出这个问题。在场的信息员记录下来,整理后直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数月之后,罗小又在正式颁布的法律条文里看到了所提建议的“落地成果”:“食品保质期应当科学合理设置,显著标注,容易辨识。”如此高效互动得益于在全国设立的20多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被比作立法“直通车”。立法机关得以便捷地了解人民关切,更有效地将民意转化为国家立法决策和成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古北市民中心。新华社记者刘颖摄不是所有决策过程都是“一帆风顺”的。电子商务法出台前,经过3次公开征求意见和4次审议,前后花了五年时间。中国立法者均衡各方合法权益,最终对电子商务经营者适当加重了责任义务,更好保护消费者。“我们国家的每一项立法都是如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说。中国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重要原则有效防止“议而不决”。德国媒体《我们的时代》周报近日刊文指出,西式民主实践中,党派争吵和对短期利益的关注往往带来混乱、不安全感和紧张感。每个经济行为体都急于最大化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后果。关键时刻更显中国民主效能。无论是取得抗击新冠疫情重大战略成果,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都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民主决策、高效决策密不可分。从立法到行政,都强调科学决策,并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决策无论大小,关键在于落实。中国不允许对人民的承诺变成空头支票。政府工作报告经过近3000名人大代表审议通过后,国务院会逐项分解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在中国,决策一旦作出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各地各部门在决策执行中都要受到严密的民主监督。任性用权、履职不力者都将被问责。“一座殿堂”见证的民主力量北京,人民大会堂,是一年一度两会的举办地。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在这里与几千名代表委员共商国家大计、把脉民生热点。在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存在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出台,外商投资法生效给外企吃下“定心丸”……这些都是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把党的主张、人民意愿经过法定程序后,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共同行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实现有机统一。今年两会,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地方组织法的修正草案正摆在代表委员桌案上。草案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覆盖广袤中华大地、56个民族的中国民主制度体系,符合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实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今天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保体系,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南非中国问题专家保罗·滕贝表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服务人民利益,产生良好的治理效能,使中国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民主是多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毛珍芳为老百姓记录基层治理积分。新华社发吴光于通联来自四川雅安的彝族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带来一份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的建议。这是她在征求了很多像李朝兰那样的老人意见基础上形成的。令她感到振奋的是,正是这次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民主就是要让每个声音都被听到。”34岁的毛珍芳说。民之所盼与政之所向,在人民大会堂“互联共振”。(参与采写:周文其、许晓青、陈尚营、吴光于)【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3-10 16:53:23

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从全国两会看乡村振兴发力点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从全国两会看乡村振兴发力点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如何更好保障14亿多人“到点开饭”?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振兴如何发力?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发表时间:2022-03-10 16:49:45

第一观察|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

“要树立大食物观”,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讲到的这个观点引人关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
发表时间:2022-03-09 15:32:19
<< 343 344 345 346 347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