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丰沃的土壤,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23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8.9%。近年来,苏州市高度重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将法治建设工程纳入市委相关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已连续5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连续4年获评江苏省民营企业心目中“最优营商环境设区市”。随着苏州推动将法律服务资源更多融入民营经济领域,通过着力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格局,在高水平法治护航下,苏州民营经济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时期。伴随式保障强底气“这个服务通道既便捷又高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防范风险。”3月5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南岸新地涉外法律服务站正式启用,当即受到多家企业负责人的点赞。在这里,有精通涉外法律的律师轮值,帮助企业了解境外投资、外商投资、涉外争议等相关事务,也为公民提供涉外民商事法律事务的咨询解答。“苏州是外向型经济大市,有着规模庞大的涉外市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是法治服务保障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口。”苏州市司法局局长王益冰介绍说,苏州聚焦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同,加强法律服务联动发展,积极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苏州市司法局印发《关于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的实施方案》,构建服务国内外商事主体“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和争议解决平台,打造“一核多点”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发展格局。公布苏州市涉外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发布《苏州企业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经营风险防范指引》,为苏州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精准“导航”。锦麦斯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总裁赵珺对此深有感受。该企业是一家注册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快速成长型物流和跨境电商企业。“受到《苏州企业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经营风险防范指引》里相关信息的启发,公司在欧洲市场海外仓投资中,马上按照提示进行了境外投资备案(ODI),真切感受到苏州保障企业出海的温暖。”赵珺说。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律师协会联合上线苏州市“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圈”热力图,首批遴选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启用3家涉外法律服务站,提供“线上+线下”专业涉外法律服务。苏州市司法局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单位合作共建苏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健全完善“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开展“涉外法服伙伴行动”“产业链+法律服务”等创新项目和专项行动,“量身定制”高质量法律服务。规范化执法减负担“执法人员一同上门‘综合查一次’,让我们安心又省心。”华夏机械厂负责人张水林谈起张家港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华夏机械厂主要从事机械设备加工制造,涉及安全生产、特种设备管理等诸多事项。2024年10月11日,企业迎来开办以来第一次“综合查一次”检查。张家港市南丰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社会事业和建设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局南丰分局等多家单位检查人员组成检查组,在向企业负责人介绍来意后,便步入车间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仅半个多小时,涵盖消防设施、特种设备运转、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多项检查事项全部完成。“落户之初,企业就做好了迎接多部门检查的准备。”张水林说,没想到执法部门不仅把检查清单提前发给企业,让企业先自查自纠,还在联合检查中协助企业共同解决问题,并给出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完善优化的指导建议,帮助企业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印发规范和改进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全面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积极探索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综合查一次”改革苏州模式;编制形成行政检查事项清单4553项,以“一件事集成”为基础,印发首批“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45项……苏州市聚焦“减、并、联”实招频出,推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2024年,苏州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12635次,频次压降30%。为方便企业“好办案”,苏州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灵活运用行政复议“小切口”,从源头上推动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规范涉企执法行为。目前,苏州基本实现市县区行政复议基层联系点区域全覆盖,将行政复议之“路”铺到企业门口。为帮助企业“办好案”,苏州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紧盯实质性化解,完善复议便企惠企全链条工作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组团式服务暖人心海外项目开标在即,亨通集团急需办理公证文件授权员工出境投标,但法定代表人一时无法前往公证处现场签字授权。苏州市吴江公证处迅速响应,开通“绿色通道”,在两日内完成“受理+翻译+出证”等流程,助力亨通集团顺利中标,金额超10亿元。针对民营经济发达活跃、实体制造业实力雄厚、法律服务需求多样的实际,吴江公证处持续升级企业公证顾问制度,先后与恒力、盛虹、亨通等20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民营企业签订“产业链+公证”合作协议,“量身定制”公证服务方案,提供关键性支持。一次次顺利化解企业“燃眉事”,离不开对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的深入把握和精准对接。近年来,苏州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涉企公共法律服务方式,整合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资源,拓展服务路径,研发服务产品,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提升企业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目前,苏州司法行政部门在全市18个省级以上园区,通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队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研发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推出企业“公证顾问”、“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项目、“苏州存”公证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应用等,“一企一策”提供定制公证服务。企有所需,“法”有所应。苏州将持续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法治支撑能力、创新法律服务供给,助力苏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