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央党校及党校工作纪实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题: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央党校及党校工作纪实新华社记者孙少龙、王子铭、张研9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90年,已足以书写光辉的篇章。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即将迎来自己的90岁生日。中共中央党校(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90年来,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
发表时间:2023-02-28 15:39:47

学习进行时丨“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之三·强信心

新华网张芮绮【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今天播发系列之三“强信心”。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展望未来。一段段重要讲话振奋人心,让人民底气更足,干劲更大,也向世界传递出强大的中国信心。凝聚必胜信心——“我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发表时间:2023-02-28 15:38:24

学习进行时丨“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之二·砺初心

新华网记者张敏彦【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今天播发系列之二“砺初心”。2013年至2022年,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3次“到团组”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透过两会这扇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执政理念,深刻诠释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忆往
发表时间:2023-02-28 15:36:29

学习进行时丨“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之一·谋大局

新华网记者金佳绪【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今天播发系列之一“谋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谋大局、观大势,引领新时代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大战略引领大发展“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
发表时间:2023-02-28 15:33:38

人民江山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题:人民江山新华社记者(一)2021年6月29日上午,建党百年之际,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迎宾大厅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气象万千,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千古江山、风光无限,见证属于人民的高光时刻。这一刻,星火闪烁,汇聚成炬——“‘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朴素的话语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一刻,人民江山,宗旨昭彰——“江山就是人民,
发表时间:2023-02-28 15:24:53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丨“种下石榴树,开出团结花”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6日电题:“种下石榴树,开出团结花”新华社记者董博婷、王秋韵、周晔见到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时,他站在南疆干燥热烈的春风里,笑着朝我们猛劲儿挥手。2月20日,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中)在村民家走访。新华社记者丁磊摄“我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操着流利了许多的普通话,他抓着几个丰收季存下的大石榴往我们手里塞。“这是‘团结果’‘幸福果’嘞!”说起一段关于石榴的往事,买买提依布热依木笑得合不拢嘴。这是2月21日拍摄的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丁磊摄那是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买买提依布热依木就落实惠民政策等发言后,对总书记说:“我还想汇报一件事。”“你讲。”总书记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您不久前给库尔班大叔的家人回了信。他们一家人非常高兴,托我带来几张照片给您看,还说一定像总书记信中嘱托的那样,永远记得党的恩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总书记一边端详照片一边微笑着说:“真是人丁兴旺啊。”总书记关切地问:“你家里有没有结对的?”“有有有”“自从开始搞结对认亲活动,汉族的同志来了,我们也主动找他们,我们一块劳动,一家亲。”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听了他的回答,总书记欣慰地点点头,微笑着说:“结对认亲能够很认真、很讲实效地开展起来,对促进民族团结很有意义。”总书记的话语,让买买提依布热依木想到了远在家乡的汉族“亲戚”,在他来京开会的这段时间,正帮他打理着家里的蔬菜大棚。他不禁有些激动,亮起嗓门说了声:“党的政策亚克西!”习近平总书记回应他:亚克西!2月20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村委会,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在升旗仪式后为村民宣讲惠民政策。新华社记者丁磊摄回到新疆后,买买提依布热依木走村串户,把总书记对新疆发展的重视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讲给乡亲们听;他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石榴籽”的寓意;他创办了“石榴花人民调解工作室”,给大家解决困难、调解矛盾……几年过去,他发现村民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村干部的工作越来越顺手。2月20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中)和村民一起整理土地,为春耕生产做准备。新华社记者丁磊摄走在路上,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一会儿指着成片的石榴树,介绍石榴酒厂的红火,一会儿又开心地说起民族团结的故事。四五个孩子结伴从我们身边跑过,亲切地喊他“代表爸爸”。路过的村民也簇拥过来,和“买书记”唠上几句,问的尽是村里今年还有什么发展规划。2月20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右三)和村民整理完土地,在地头休息聊天。新华社记者丁磊摄看着围拢过来的村民,买买提依布热依木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只有安定团结,各项生产生活才能有序开展。咱们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种下石榴树,开出团结花,结出幸福果!”2月20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的民族团结馆,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右一)向村里的年轻人介绍策勒县的变化。新华社记者丁磊摄石榴的栽种季就在眼前,村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待到五六月份,火红的石榴花又将开遍这片绿洲。买买提依布热依木的眼中充满憧憬,他用骄傲的口吻告诉我们:“从和田到若羌的铁路开通了,内地的客商来往更方便了,全国的朋友都能尝到我们的石榴有多甜!”和若铁路首趟列车缓缓驶出新疆和田火车站(2022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2-27 17:38:27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丨“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

新华社哈尔滨2月25日电题:“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新华社记者白瀛、闫睿“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内,阵阵歌声婉转悠扬。正逢伊玛堪教学日,38岁的刘蕾身着民族传统服饰,和村民唱起《乌苏里船歌》。2月22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刘蕾(右三)和学员唱起《乌苏里船歌》。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7年前,刘蕾曾在人民大会堂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她对总书记说:“在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帮扶下,我们的生活就像《乌苏里船歌》里唱的那样,走上了幸福路。”那是2016年3月7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总书记走进来后首先和大家握手。我当时穿着赫哲族传统服装,告诉总书记我是赫哲族唯一代表。总书记听了,对我微笑点头。那一刻,心中的紧张一下子释放了。”刘蕾回忆道,那年她32岁,是第一次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带着赫哲乡亲们的一肚子话。刘蕾是当天9位发言代表中的第4位,讲了有四五分钟。总书记听她讲起《乌苏里船歌》,就亲切地说,这首歌早就耳熟能详,还会哼唱。歌中描绘的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团结的美好景象。2月23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刘蕾(后右三)和学员一起向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桂凤(后右一)学习伊玛堪。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总书记的话让刘蕾备受鼓舞,她向总书记介绍起赫哲文化,说到赫哲族正由过去单一以渔猎为生,转变为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转产走上致富路。她还邀请总书记到自己的家乡去看看。总书记高兴地说“一定去看看”,还让给乡亲们带好。“没想到总书记对赫哲族文化这么了解!”说到这里,刘蕾难掩激动,“刚一散会,我就赶紧把总书记的关心问候,通过微信讲给父老乡亲们。大家都沸腾了!”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两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至。那是2016年5月24日下午,正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八岔村。这是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民居(2020年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总书记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让刘蕾深有感触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刘蕾一口气说出总书记“点赞”过的《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壮族“歌圩节”、藏毯、苗绣、黎锦等民族文化遗产。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附近的黑龙江江畔,刘蕾展示一段赫哲族歌舞(2022年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总书记说,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刘蕾说,“对这点我们特别有同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我们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在同江市,如今已建立起伊玛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传承人体系,不仅继续传唱赫哲英雄的故事,更歌唱新时代的好日子。“做大做强‘非遗’产业。产业强了,大家就业机会多了,学习意愿也会越来越强。”面对记者的问题,刘蕾讲出这几年来的思考。2月22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刘蕾(右一)在学习鱼皮制作技艺。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赫哲人因江水哺育而生,又因守护江水而兴,在注重生态保护和谋求高质量发展中找寻平衡,从传统渔猎文化中衍生出的鱼皮衣、鱼皮画,也成为发展经济的亮点。“过去几年,我们发展起特色文旅产业,弘扬了民族文化,也带富了群众。”刘蕾说,今年她将继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将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月23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刘蕾(左二)与年轻人交流。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记者离开时,《乌苏里船歌》的歌声在伊玛堪传习所内再度响起,如诗如画的场景映照着现实:“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2-27 17:36:1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全文如下。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
发表时间:2023-02-27 17:34:49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讲不完的油茶树故事,道不尽的鱼水情深”

新华社南昌2月24日电题:“讲不完的油茶树故事,道不尽的鱼水情深”新华社记者熊丰、范帆高铁行至赣州境内,车窗外山峦起伏,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格外惹人注目。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隆坪乡万亩油茶基地一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见到赣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明经华,她向我们谈起了油茶树和一封信的故事:“我们赣南的红色土壤富含硒元素,油茶种植历史悠久。8年前,我给百岁老红军王承登当过一回送信人,把信带给了习近平总书记,信的内容就和油茶树有关。”20
发表时间:2023-02-25 18:48:02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新华社上海2月23日电题:“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新华社记者屈婷、郭敬丹、王默玲上海市中心,安顺路。推开临街的虹桥萍聚工作室大门,一眼就看见人群里的朱国萍。她穿着红色马甲,被社区志愿者、楼组长、小店业主们围在中间,脸庞含着笑意,讲话带着上海阿姨特有的“呱啦松脆”,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商量怎么把门口这条马路变得更整洁漂亮。朱国萍在萍聚工作室前(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民主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让老百姓都参与进来。”当选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说,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66岁的朱国萍爱讲故事,会讲故事。9年前,她把社区里的故事带到了全国两会上,讲给了总书记。那是2014年3月5日,人民大会堂上海厅。这个时刻,上海团人大代表都很期盼。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届都是上海团代表,每年都会来团里参加审议。那时,朱国萍是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把这个老旧小区带得有声有色。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就知道朱国萍,也去这个小区调研考察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把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设在虹桥街道,朱国萍的萍聚工作室成为立法联络站之一。这是朱国萍在萍聚工作室介绍情况(2022年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当习近平总书记步入会场,大家热烈鼓掌欢迎。总书记同大家亲切握手。走到朱国萍面前,总书记一边跟她握手,一边笑着喊她“老代表”。听到这个称呼,朱国萍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她既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又是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开始了。轮到朱国萍发言,她“呱啦松脆”地讲了三个故事:老百姓怎么“抢”学区房,到人山人海的儿科看病有多难,如何让高龄老人体面养老。“现在的医院,人多得像火车站,各地的患者都‘挤’到一线城市来看病。疑难杂症可以理解,小病小痛真是劳民伤财……”总书记仔细听着,不时插话回应,还称赞道,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2月2日,萍聚工作室召开征询会,听取相关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建议。新华社发朱国萍对我们说,自己这么多年参加两会,发现总书记特别爱听基层代表说那些有泥土味、带烟火气的故事,“故事里是老百姓的期盼,故事里也含着道理,就是民主的大道理。”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把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设在虹桥街道,朱国萍的萍聚工作室成为立法联络站之一,居民随时可以推门而入,把自己遇到的难事、烦心事讲出来,这些会成为国家立法的民意基础。2月21日,在萍聚工作室,朱国萍与来自上海崇明区东平镇的社区干部们交流。新华社记者刘颖摄2019年11月2日,朱国萍再次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那天临近傍晚,正在上海考察的总书记来到虹桥街道。看到总书记走进来,大家高兴地围了上去。总书记同大家亲切交谈,朱国萍也在其中。站在总书记身边,朱国萍讲了她在基层立法实践中经历的新故事:“我们老百姓看到自己的大白话变成了法言法语,很高兴,不仅零距离感受到了人民民主,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学会用法治思维去解决问题。”就在这次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论断:“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朱国萍(左)在虹储居民区的居民家中巡访(2007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曾经来这里参观的外国立法专家问我,你们这些人大代表,跟我们西方的参议员有什么不同?我就把跟总书记对话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朱国萍说,我们国家领导人和老百姓、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就是这样,是一体的,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今年全国两会就要召开了。朱国萍说:“民主的故事还会继续。”【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2-25 18:44:50
<< 237 238 239 240 241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