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律师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 办实事解难题助企发展
- 发表时间:2025-02-25 15:31:00
“书面劳动合同要及时签订,社保要及时缴纳,工资发放要规范……”走进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的一家餐饮企业,一支由律师组成的服务小队正给企业负责人列举相关法律建议。企业负责人李先生感叹道:“服务小队为我们进行‘法治体检’、排查风险,量身定制法律建议,真是太感谢了。”
去年以来,浙江律师已为23.4万家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沈田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浙江律师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开展公益援助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律所1890家,律师4.5万余人,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强大法治支撑。
发挥专业优势
1月14日,浙江进入“两会”时间。其间,浙江11位律师人大代表、4位律师政协委员参会。
律师吕心为提出加强探索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新模式;律师王爱华建议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律师陈沸提出《关于激发民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省人大重点建议”,由浙江省副省长柯吉欣领办……律师代表委员纷纷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长期以来,浙江律师行业与民营经济同步成长,共生共荣。
近日,台州市一律师服务团队到浙江某新材料公司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困扰他们已久的内部债权回收问题。
“律师上门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既专业又便利。”该企业负责人王先生高兴地说。
浙江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等部门联合开展“百团千师助万企”专项行动,号召律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保障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浙江律师累计服务企业60.9万次,为企业解决问题或困难2.4万余个。
法助共富,法进社区。近日,浙江共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雅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基层一线,为社区居民呈上一场精彩实用的普法讲座。从民间借贷到离婚纠纷,均是社区居民日常关注的焦点问题,陈雅菲通过以案释法引导居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升级涉外服务
近年来,浙江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浙江民营企业凭借自身突出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实力,积极有序开展全球化布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涉外法律服务需求随之增多。
2010年,浙江省商务厅、司法厅组建“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律师服务团”,每年组织开展法律服务月活动,就国际贸易经营应对、知识产权维权、境外投资风险防范等提供现场咨询、培训和指导。
15年来,法律服务月活动累计为全省3万多家企业提供相关法律建议和指导,建立了107家对外贸易预警点。
2022年7月27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杭州中心揭牌成立,为浙江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有效的法治保障。
浙江省司法厅创新“企业经营全周期”涉外法律服务模式,开展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浙江律师全面深度参与其中,为企业提供支持帮助。
“感谢政府,感谢律师,谢谢你们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近日,绍兴市柯桥区某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反馈,称其涉及的一起与乌兹别克斯坦某货代公司的合同纠纷案,在北京盈科(绍兴)律师事务所的帮助下获得胜诉。
在绍兴,还有6家企业存在与该公司相似的情况。绍兴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召开案件专题协商会,为企业提供解决思路,并向全区提示涉乌贸易风险。盈科律所帮助这些涉诉企业收集证据、积极应诉,目前有4家企业反馈均已获得胜诉。
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沈佳颖,长期在一线从事涉外投融资法律服务。她告诉记者:“近年来,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这需要我们涉外律师具备扎实的国际法律知识,熟悉各国的政策环境、商业惯例,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传递法治温暖
1月底,临近年关,丽水植物园绿草茵茵。丽水律师牵手畲娃“2025年迎新”团建活动在这里展开,通过充满温情的互动,进一步加强结对律师与畲娃的沟通交流。
去年,浙江省律师协会与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联合打造“法助共富 伴你成长”百名律师与畲族儿童结对帮扶项目。一年来,120名志愿律师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沟通方式,与结对儿童保持紧密联系,凭借专业优势为结对儿童家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解决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此外,浙江律师还通过成立“浙江律师妈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法律服务团”等多种方式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进一步传递法治温暖。去年以来,浙江组织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万余件,参与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社会公益服务9.2万余次。
【责任编辑:刘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