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为律师行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准职能定位、发挥职业优势,深化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律师行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成都律师护航文化产业发展的“三重密码”
今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让全球观众看到了中国IP业的活力与创新。而鲜为人知的是,北京兰台(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洁凭借其在文娱法律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为《哪吒》系列电影幕后的动画影视企业从初创到成长提供了全程法律服务和专业法律支撑。这是成都律师行业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蓝图下,服务文创产业文化与法治深度融合的一次充分展现。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76.05亿元,影视动漫、数字文创、文博旅游等产业集群迅速兴起。律师们通过产品创新、专业赋能、生态培育“三重密码”,助推构建成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第一重密码:产品创新重构文创产业“当前影视产业正经历‘内容+技术+法律’的三重变革,企业需要将法律服务前置,在项目筹备阶段就引入专业律师团队,实现从内容生产到商业变现的全程风险防范”,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晓梅如此形容行业变迁。2024年秋,全球最大嘻哈音乐节之一RollingLoud迎来了中文说唱团体DIGIGHETTO的第二次登台表演。从原创歌曲版权登记到艺人形象保护,再到授权管理……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张戈律师团队作为组合艺人的法律顾问,审查了多份涉外演出合同。同时该律师团队还为MCN机构“睿廷文化”提供旗下签约艺人管理、经纪合同审核、艺人商务谈判等全方位法律服务。“剧组最怕拍完播不了,”一位影视公司负责人坦言。2024年某历史剧因服装纹样涉及版权争议,得益于律师团队的专业审查和精准服务,仅用三天便完成设计修改,避免了经济损失。近年来,如《熊猫计划》《中国机长》《红海行动》等多部优秀国产电影的背后,都有成都律师为影片拍摄、制作、宣发、上映、二级市场发行及投融资提供全流程的法律服务。数据显示,成都文创企业法律纠纷发生率连年下降,影视项目平均制作周期因为法律保障前置而大为缩短。2022年,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宗旗在成都市两会就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认同、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建言献策。提出应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经验,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市场化手段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构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打造高品质文化“走廊”,推动两地文化研究成果积极转化等具体措施。这种尝试和转变在律师法律服务产品创新中可见一斑。2023年起,重庆、成都两地律师行业联合举办了成渝地区律师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催生出数十款文创领域专项法律服务产品。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的《网红MCN机构合规指南法律服务产品》,覆盖账号孵化、分成模式等48个风险点;广东广和(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元宇宙内容合规审查手册》,为虚拟世界划定法律边界;北京兰台(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影视全流程服务产品》,将法律介入节点从后期维权提前至剧本立项。“未来的挑战在于新兴领域”,随着AIGC技术爆发,AI生成内容的确权、虚拟偶像的道德伦理等问题如何解决已提上日程。在这些新兴文化领域中,律师们已提前出发,探索在创新与规范间找到平衡点。第二重密码:专业赋能塑造文化体系2024年12月,《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在川渝两地同步施行。这部开创省际文化协同立法先河的法律条例,凝结着文化和法律融合的专业智慧。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黄玲律师在担任成都市政协委员期间,提出蜀锦蜀绣知识产权保护提案,引起广泛关注,促成了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治理恶意抢注蜀锦蜀绣等历史文化公共资源商标专项行动。今年1月,《成都市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成都市促进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继正式出台,从保护规划到政策落地,成都律师参与和见证了蜀锦蜀绣从抢救保护到重点发展的重要时刻。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新运用场景,同样不乏律师身影。2022年受绵竹市委市政府委托,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深入调研绵竹年画,编著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法治保护——以绵竹市非遗保护经验为例》一书,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促进非遗产业发展的法治保护新机制。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发起设立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项目,连续5年深入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开展著作权保护宣讲及培训,梳理了急需著作权保护的作品174件,并免费提供著作权登记、侵权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成都律师积极行动,通过撰写议案、提案和建议的方式,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建议》等提案和建议。律师行业专业建设需要对未来产业形态具有预见性。2024年12月,成都市律师协会第八届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社会公众对法律服务的新期待进行了全面优化,专业委员会数量增加至42个,新增了15个专业委员会,其中既有民营经济、文化旅游与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等深耕文化产业的法律服务领域,还新设了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数据合规与网络安全等专业委员会,针对文化产业前沿需求,从专业发展方面为成都律师提供了成长环境。第三重密码:生态培育滋养文化土壤如今在不少年轻人眼中,来成都就一定要去“东郊记忆”“赶潮”打卡。其实在2021年之前,由原国营红光电子厂改造而来的“东郊记忆”已连续亏损十年,不得不进入改革阶段。但到2024年,“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迎来超900万的入园人数。其中外地游客和年轻游客占比过半,平均停留时间近3小时。是什么让这里留住了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脚步?“东郊记忆”的答案就是将文化与市场结合,以解决传统文创园区发展持续力的问题。在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成都传媒集团党委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决定引入国内一流专业运营商整体运营“东郊记忆”园区。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就参与此次文化产业深化改革和探索,提供了专项法律服务。律师团队从前期的法律尽职调查开始,梳理园区产权现状以及园区既有115家承租人的租赁和空置物业的基本情况,完成运营路径的选择与论证、运营方案的拟定及审批。律师团队通过反复论证转换经营机制的四种模式后,最终确定采用整体出租的模式,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实行进场交易,经综合评审选出承租方,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了“东郊记忆”的蝶变。面对大多数的中小微文化企业该如何运用法治护航其成长?中小微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法律知识匮乏等难题,成都市武侯区司法局、市律师协会武侯律师工作委员会联合市文化产业商会,设立文创产业法律服务站,提供版权登记、侵权取证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某游戏公司遭遇源代码泄露,法律服务站3小时内完成证据固定并申请诉前禁令,避免了公司的经济损失。如今在成都天府数字文创城,18个法律服务站实行“三诊模式”:日常“坐诊”、定期“巡诊”、紧急“会诊”,年均化解纠纷超500起。2024年起,成都市律师协会在市司法局指导下,组织律师参与成都中央法务区“法务惠企周周训”、成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民企会客厅”等针对企业的普法活动,文创企业举办“IP合规运营”“元宇宙法律边界”等主题培训,目前已累计举办42期,覆盖企业3000余家。成都律师行业还围绕成都“立园满园”“进解促优”工作部署,推出“送法进园区”等活动80余场(次),覆盖近3万人(次)。重点为园区企业解读《文化产业促进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帮助文化企业了解法律政策,规范经营行为。多家律师事务所先后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版权协会、省影视发展联合会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知识产权、文化旅游、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普法宣传及法律服务,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作者:李毅、陈奎先,成都市律师协会)【责任编辑:尚鑫】 [详情]
贵州律师行业深入开展“护苗行动” 实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零等待”
近日,贵州行者律师事务所律师曾韵梦走进都匀市第二中学,通过图片展示、案例剖析和互动问答,将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条转化为贴近校园生活的“防身锦囊”,引导学生们识别身边的法律风险,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场讲座正是贵州省律师行业“护苗行动”的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律师走进校园、深入社区,为未成年人织密法治“防护网”。新学期伊始,贵州省多所中小学迎来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在水城区第六小学,贵州辅晟律 [详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