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赵乐际出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并讲话丁薛祥出席会议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聚焦建设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加注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相协同,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主体责任,抓好法治领域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落实。法治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各部门各领域要严格依法办事,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传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重要指示。新华社记者王晔摄赵乐际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赵乐际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要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研究阐释,抓好贯彻落实,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法治建设实践中。赵乐际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赵乐际强调,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以法治巩固和彰显制度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赵乐际指出,要建设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公正司法,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夯实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法律监督,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天津市、江苏省、福建省、重庆市、甘肃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石泰峰、李书磊、李鸿忠、刘金国、王小洪、张升民、吴政隆、张军、应勇出席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委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全面依法治省(区、市、兵团)委员会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责任编辑:宋安勇】
江苏常熟多维发力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司法局从多个维度发力,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常熟市司法局聚焦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需求,依托“选拔—培养—储备”全链条工作机制,组建涉外律师服务团,在全市范围内遴选19名具备外语专长、海外学习经历和国际法专业素养的优秀法律人才,着力打造专业化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案例库、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开展涉外法律实务培训活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健全常态化人才培养体系。该局以企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从基础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升级。一方面,持续推进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律所组建涉外业务专业团队,聚焦跨境投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不断提升专项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涉境外投资人股权投资纠纷、涉外商独资企业劳资纠纷、厂房租赁纠纷等涉外纠纷,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常熟市司法局深化跨区域合作,着力构建协同服务格局。该局打破地域壁垒,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全域覆盖、高效联动”的涉外法律服务网络;与上海市等地法律服务机构加强协同联动,组建常熟涉外法律服务共建站(上海),建立“立足实践、以法惠企”服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沪苏同城化及苏锡常都市圈法律服务融合发展的优势;结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设立常熟市跨境电商法律服务工作站,发布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为企业搭建法律服务共享平台,进一步拓宽涉外法律服务覆盖面,助力跨境贸易健康发展。【责任编辑:宋安勇】 [详情]
江苏无锡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提升精准度 法治温度有效触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近年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日益壮大。江苏省无锡市司法局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需求,以“实体阵地筑基、热线网络增效、数字平台赋能”为抓手,构建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提升精准度,推动法治温度有效触达这一群体。为夯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基础,无锡市针对其工作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精准布局服务阵地,截至目前,已在骑手聚集区、货车司机之家、网约车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护新”公共法律服务站点50个,提供法律咨询4400余次。各区县司法局通过法律援助服务的“精准推送”,在劳动者休息间隙、等单之余实现“零距离”接触。如江阴市打造“骑手之家”公共法律服务微站点、“澄风万里”货车司机服务驿站、涉外电商产业园法律服务站;宜兴市打造“小蜜蜂驿站”“紫砂直播公益法律服务站”等特色服务平台,收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注的问题,并提供法律服务;梁溪区打造“梁蜂驿站”法律援助联络点等。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无锡市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聚焦合同签订、交通安全、工伤认定等法律问题,以解读典型案例形式,开展普法活动;此外,还定期推送法规解读、案例分析等,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避法律风险。惠山区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新业态专区,设立服务窗口,配备专职值班律师,开通“绿色通道”,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申请、公证办理、调解预约”一站式服务。该区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嵌入新业态服务站点,依托司法所、值班律师及社区“法律明白人”定期开展“坐班服务+流动宣传”。滨湖区司法局联合北京市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开展“赋能新业态,助‘新’共成长”专项活动,以“普法+案例+解析”的方式,为辖区外卖骑手送上丰盛的“法治套餐”。该局还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走进新业态企业,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开展普法座谈交流。新吴区司法局组建了由90余名律师组成的“律益新吴”法律服务团,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协作机制,分6组律师服务团队与各司法所对接联动,为辖区各部门、企业、社区以及居民提供全周期公益法律服务。无锡市还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地点不稳定、空闲时间碎片化等特点,持续优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供给和质量监管,融合线上线下服务,通过答疑解惑、把脉问诊、纾困解难等方式为该群体依法维权提供法治保障。为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长效机制,无锡市司法局还联合法院、人社、住建等部门,针对工资拖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常见类型的矛盾纠纷,建立常态化联动解纷机制,通过联合研判、个案突破,切实依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如江阴市司法局探索“法律援助+民事支持起诉”司检协作办案机制,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民事维权中面临的“举证难、诉讼难、执行难”困境,积极推动劳动监察与法律援助无缝衔接,探索“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保障模式。通过跨部门协作,有效整合司法行政、劳动监察与司法审判资源,形成维权合力,不断提升纠纷解决的效率与效果。无锡市司法局还联合法院、人社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印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意见》,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机制,依托市县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设立新业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形成集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为一体的劳动争议化解格局,确保争议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责任编辑:宋安勇】 [详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