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探索法律服务应用新场景 无人律所就近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分享到

       遇法律纠纷,到家附近的“无人律所”可获得解答;有公证需要,找“社区公证员”享上门服务……这样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应用场景在安徽合肥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合肥市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均衡资源配置、源头化解矛盾、涉企服务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优化服务内容和供给模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向高质高效转变,让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人人可享、处处可达。

       智慧赋能

  “以前想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律师又很麻烦,现在通过机器自助服务就能写出专业的法律文书,实在是太好了!”近日,长丰县的王先生给县法律援助中心打来电话,反馈在“无人律所”的服务体验。

  此前,王先生因有劳动仲裁方面的法律需求,给该中心打电话咨询。了解到王先生由于工作原因没有时间来中心,工作人员询问了其居住地址,建议其可以在下班后到就近的“无人律所”解决法律问题。

  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王先生找到了家附近的“无人律所”,通过终端机查询了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及相关案例,完成了劳动仲裁申请书,并连线律师咨询了相关问题。王先生将申请书和证据材料提交劳动仲裁部门,顺利通过审核。

  智慧赋能下,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不均衡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合肥市司法局在四县一市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引入法律服务机器人、“无人律所”、自助法律服务系统等“法律助手”37个,其中“无人律所”终端机搭载整合全国律所、律师资源,可提供“7×24小时”在线即时律师咨询、本地律师信息检索、文书模板下载等服务,并依托省级法律服务网,承载公证、法援等法律服务的在线申办。

  “智慧赋能不是简单地投放机器,背后关联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方的通力协作,要能实实在在满足群众的法律诉求。”合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陈欣欣说,合肥市司法局线上线下统筹发力,12348安徽法网上架产品2623件,今年上半年解答1200多条线上咨询,公共法律服务也已经进驻合肥市为民服务中心,上半年提供法律服务千余人次,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推进试点

  8月21日,合肥市恒正公证调解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恒正中心)受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就保险公司和徐某的保险人代位求偿案进行诉前调解。

  “这起案件较为复杂,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双方明确了案件事实和核心诉求。经过一周调解,双方签署调解协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负责该案的调解员说。

  据了解,恒正中心是合肥市司法局指导市公证协会组建的公证调解专业组织,于今年6月17日正式入驻合肥市中院,组建专业团队,重点围绕民商事纠纷、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依托公证机构职能优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诉前调解,争取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时还可以按规定进行赋强公证,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既减少群众诉讼成本,又缓解法院办案压力。

  “探索市场化调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重要举措,我们注重发挥律师、公证员法律专业优势,积极推进市场化调解工作试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通过市场化调解途径共成功调解纠纷106件,调解撤诉15件。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扩大市场化调解服务的覆盖面。”合肥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周少华说。

  为进一步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合肥市司法局将公证提存纳入全市预付式消费监管统一调度,加快推进养老、物业领域提存监管试点。合肥市司法局还纵深推进“社区公证员”工作,落实公证惠企便民服务举措。今年上半年,全市“社区公证员”共走进93个社区(园区),接待咨询800余人次,受理公证事项843件。

       协同联动

  7月28日,安徽(合肥)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在合肥法务区正式成立。该中心采取省市共建模式,重点聚焦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民商事纠纷解决、国际商事调解等核心领域,搭建集“咨询、调解、仲裁、代理、研究”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

  据了解,中心首批入驻31名涉外律师领军人才、86名涉外律师菁英人才,48家承办涉外业务公证机构、247名承办涉外业务公证员,16家仲裁机构、221名具备处理涉外业务能力的仲裁员,还聘请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法学专家教授,以及资深涉外律师、优秀仲裁员等22人担任专家库成员,打造聚智聚才新智库,能够较好满足“走出去”市场主体和公民多元法律服务需求。

  优质资源的叠加使法治红利加快释放。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强化协同联动,深化区域法治一体化发展,结合合肥法务区建设,多渠道招引机构、集聚资源,促成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共享与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公证核查协作等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机制,并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资源共享与互补,牵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2025年合作重点事项,加快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和法治人才交流。

  7月初,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公证处协助上海市张江公证处为一起继承类公证案件展开核查,及时提供其所需证据材料,解决了跨省调查取证难题。

  “真的是省心、省时、省力!”办事群众的由衷感慨,正是合肥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惠及于民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宋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