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争做民族复兴的生力军——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题:争做民族复兴的生力军——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新华社评论员“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百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历程,深刻阐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宝贵经验,对当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
发表时间:2022-05-14 18:13:19

习近平同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就中克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就中克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李克强同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互致贺电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3日同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米拉诺维奇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克建交30年来,双方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克政治互信牢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积极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克携手抗疫,谱写了两国友谊新佳话。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克关系发展,愿同米拉诺维奇总统一道努力,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巩固两国政治互信,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中克关系实现更大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米拉诺维奇表示,克中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成效显著。相信双方将继续携手努力,深化伙伴关系,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互致贺电。李克强表示,中克务实合作富有成效,佩列沙茨大桥、塞尼风电等互利共赢项目树立了中克、中欧合作的典范。中方愿同克方加强沟通交流,巩固传统友好关系,拓展务实合作领域,不断推动双边关系走深走实。普连科维奇表示,30年来,克中关系深入发展。克方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克中关系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国人民和子孙后代。【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4 18:11:12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致青春”

【学习进行时】5月10日,习近平出席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了100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历程,充分肯定了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5月10日,习近平出席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的讲话热情洋溢,“青春”含量满满。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青春乐章——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他强调,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习近平全面回顾了共青团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广大团员青年对党忠贞不渝,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难困苦,千难万险,广大团员青年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团的旗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团员青年的身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革故鼎新,建设四化,广大团员青年勇作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梦想,伟大使命,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在习近平40多分钟热情洋溢的讲话中,会场上响起了10余次热烈掌声。青年们用最简洁、最真诚的方式,热烈回应总书记。青春愿景——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一百年来,共青团坚定理想、矢志不渝,形成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指出,这是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新的征程上,习近平对共青团提出4点希望:第一,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第二,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第三,心系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第四,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习近平的这四点希望,饱含着对共青团的深情期许。三年前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习近平强调,共青团要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只有牢牢扭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主题,共青团才能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青春力量,唱响壮丽的青春之歌。青春奋进——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习近平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时代共青团员追求进步的标准和要求:——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这五个“模范”,为广大青年增强“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指引了正确方向。从峁梁连绵、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习近平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关心青年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为自己定下一条原则——“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他20多次走进大学考察,数十次给青年学子回信……他勉励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寄语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青年者,国家之魂。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正如习近平在大会上所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59:16

学习进行时丨"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对这支队伍寄予厚望

【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58:19

学习进行时丨对这件事,习近平强调要有忧患意识

【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57:41

时习之|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习近平要求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55:24

共守美好家园|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习近平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51:36

学习故事会丨牵挂

“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群众,今天到山西第一站就来到这里,是要实地看一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去年10月,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冒雪来到临汾市,专程看望慰问受灾群众。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受灾村民家看望。“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多次深入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传递党中央对灾区群众的亲切关怀,表达对灾区恢复重建的殷切期望、对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2020年入汛以后,全国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安徽,巢湖在经历水位突破历史极值的汛情考验之后,重现安澜。然而,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消防员陈陆、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作防汛“活地图”的镇干部甘磊、汛期每天徒步30多公里巡堤的“80后”村干部帖克艳等,牺牲在抗洪一线。2020年8月19日,巢湖大堤上,正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中不幸牺牲的同志的亲属。他动情地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2022年4月7日,四川宜宾地震导致幼儿园教学楼受损,救援人员协助转运幼儿园内的物品。越是雨急浪高,越需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此前一天,一场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在甘肃张掖等地展开。重型直升机呼啸而至,高空抢险、危化品火场攻坚先后展开,无人机、机器狗、智能水炮车集中亮相,5000名应急尖兵紧急集结协同救援。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全国50多万名“应急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时刻准备着为人民“逆行”。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走进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家。小院敞亮整洁,在政府补助和各方援助下重建的两间装配式住房暖和又温馨。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今天到山西来,主要是关心去年灾情对大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这次灾害很严重,但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有你们的自力更生,很快把灾后重建和秋冬补种工作抓了起来,我心里有了底。一定要把这个年过好!”“天灾无情人有情。”总书记多次走访受灾群众、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关怀。一张照片,传递无限温暖。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顶帐篷,慰问受灾群众,捧起一个孩子的脸,轻轻一吻。一年多后,这个孩子全家搬进了灾后建起的新家。2020年7月8日,消防救援人员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鸣山乡石峰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2014年8月,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置好没?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能不能尽早搬进新居?”“党中央始终惦记着大家,祝愿大家克服困难,生活一定会更好。”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地震是一次考验,你们辛苦了。希望再接再厉,做好越冬工作,保质保量重建家园!”一句句问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生活冷暖的牵挂;一声声叮嘱,汇聚起灾区人民重拾生活信心的无限力量。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要树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观念。他讲起东南沿海地区防范台风洪涝的经验,“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增强生命的保险系数。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映秀灾区看望受灾群众。10年后的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映秀,为当地百姓送来温暖,“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2020年12月12日,江西省遂川救援队进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城乡灾害设防水平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我们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用双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人民家园。总监制丨钱蔚王姗姗监制丨张鸥制片人丨兴来主编丨宁黎黎编辑丨刘欣颜视觉丨杨丽璇校对丨栾熙彦【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34:33

共守美好家园|牢记总书记重要训词 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明确提出“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十六字方针,为这支全新的人民队伍举旗定向,指引他们踏上新征程。组建三年多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一系列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中经受历练考验,综
发表时间:2022-05-13 17:32:0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5-13 17:31:22
<< 335 336 337 338 339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