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4周年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4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致贺电。习近平指出,74年来,朝鲜人民紧密团结在朝鲜劳动党周围,砥砺奋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重要成就。近年来,在朝鲜劳动党八大确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朝鲜人民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并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好同志、好邻居、好朋友,我们对此感到由衷高兴。相信在总书记同志和朝鲜劳动党领导下,兄弟的朝鲜人
发表时间:2022-09-09 16:07:00

习近平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向英国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致唁电 李克强向英国首相特拉斯致唁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幸逝世向英国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英国王室、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作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赢得广泛赞誉。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国人民的巨大损失。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英关系发展,愿同查尔斯三世国王一道努力,以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英国首相特拉斯致唁电,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哀悼,向女王亲属和英国政府表示慰问。【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9-09 16:03:08

习近平同非洲联盟领导人就非盟成立20周年和中国非盟建立外交关系20周年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塞内加尔总统萨勒互致贺电,庆祝非盟成立20周年和中国非盟建立外交关系20周年。习近平指出,20年来,非盟引领非洲国家在联合自强、发展振兴和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征程中展现非洲力量。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同非盟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传承中非传统友好
发表时间:2022-09-09 16:02:17

用好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述评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题:用好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述评新华社记者杨维汉、白阳、王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201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中外记者,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语气坚定,宣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时隔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赴地方考察调研,就直奔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在广东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是深圳市民中心和莲花山公园一线(2020年10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梁旭摄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考察调研中,不断谋划改革全局、推动改革实践。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改革推进情况,讲方法、明路径、指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下,各方面改革蹄疾步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下,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不断升华——党的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决定,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其中之一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将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明确表示。2018年6月30日,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德清县,率先颁发了首批宅基地“三权分置”证书。来自4个村的农民代表、民宿业主代表、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签订三方流转合同,获颁了第一批真正意义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证。新时代的农村土地改革以盘活土地资源,激活农村潜力为落脚点,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接续推进,催生出乡村振兴的巨大内生动力。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登记证发证仪式上,宅基地使用权人王五四(左),宅基地资格权人方圣莲(中)和宅基地所有权人、旌德县兴隆镇大礼村民委员会代表孙秀宝展示领到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2018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如何破除案件审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司法体制改革给出答案。2017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首批员额法官宣誓仪式,这标志着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法院全面落实。员额制改革让司法力量集中到办案一线,有效提升办案质效,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问题所指,改革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机关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司法能力和公信力,制约司法能力、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逐步解决。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三合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司法驿站”,律师志愿者(左)在提供法务咨询(2020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引导改革超越既有利益格局,环保督察、河湖长制、国家公园等创新举措陆续面世,美丽中国加快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重塑重构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苏浙沪三地的保洁船在太浦河水域联合清理水面浮游植物(2020年10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当日,来自苏州市吴江区、上海市青浦区和嘉兴市嘉善县的三名河长在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苏浙沪交界水域太浦河流域附近开展联合巡河活动。新华社记者方喆摄武夷山国家公园武夷断裂带峡谷内云雾缭绕,村庄若隐若现(2020年12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战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动:仅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就涉及180多万人,新组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3个、更名4个,组建和重新组建部级机构25个,调整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和职责部级机构31个……避免“碎片化”,善打“组合拳”。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理清重大改革的逻辑关系,既抓方案协同,也抓落实协同、效果协同,在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集中攻坚,改革充分衔接、相互耦合。这是“中国天眼”全景(2022年7月21日摄,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金秋送爽,华灯璀璨。今年8月31日晚,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国家会议中心,迎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发出坚定不移对外开放的强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观众在国家会议中心参观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专区(2022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取消外资逐案审批制;授权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构建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经贸盛会“矩阵”……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激活自身发展的澎湃春潮,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动能。参展人员在第130届广交会现场(2021年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人们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进博会上参观(2021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响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每年近5000万困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改革完善住房制度,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各地方各部门清理证明事项2.1万多项……一项项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了信心、暖了人心、聚了民心。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甘棠苑小区回迁居民在小区内散步(2020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一批改革硬招实招击中要害,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进行到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第四中学学生在上体育课(2018年12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楹摄改革智慧来自亿万人的创造,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我们要眼睛向下,把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三明医改,这一来自基层的改革探索,全国闻名。如今,这里又有了新探索:乡村医生为村民看病抓药的时候,会一次开出“三张处方”——药品处方、生活运动处方、饮食处方。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2020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面对群众的新需求,我们要想方设法当好健康‘守门人’。要在基层多做‘防’的工作,多做精细化的健康管理。”当地的乡村医生说。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人民首创精神,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共识。浙江省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给市民办理业务(2018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四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等重大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亿万中华儿女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海报设计:段媛媛【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9-09 15:49:10

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述评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题: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述评新华社记者樊曦、刘夏村、陈弘毅“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
发表时间:2022-09-08 16:47:52

习近平向肯尼亚当选总统鲁托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威廉·萨莫伊·鲁托,祝贺他当选肯尼亚共和国总统。习近平指出,中肯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我高度重视中肯关系发展,愿同鲁托总统一道努力,推进中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2-09-08 16:44:26

习近平就巴西独立200周年向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致贺电,祝贺巴西独立200周年。习近平指出,巴西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不久前,我同博索纳罗总统共同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推动金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习近平强调,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巴关系平稳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我高度重视中巴关系发展,愿同博索纳罗总统一道努力,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2-09-08 16:43:17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多语种对照版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俄汉、法汉、西汉、日汉对照版,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分9个专题,系统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该书俄汉、法汉、西汉、日汉对照版和此前出版的英汉对照版,对于国内外读者深刻理解习近平有关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深入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增强当
发表时间:2022-09-08 16:35:38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 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7日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在北师大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该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和问候,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入学一年来,你们通过课堂学习和支教
发表时间:2022-09-08 15:43:45

习近平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习近平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的同学们:你们好!来信收悉。入学一年来,你们通过课堂学习和支教实践,增长了学识,开阔了眼界,坚定了到基层教书育人的信念,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
发表时间:2022-09-08 15:42:33
<< 295 296 297 298 299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