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杨依军)6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6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新华社记者申宏摄习近平指出,中蒙山水相连、毗邻而居,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是双方一道作出的战略选择,完全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蒙关系,是蒙古国可以信赖和倚重的伙伴。中方愿同蒙方一道,以构建中蒙命运共同体为引领
发表时间:2023-06-28 17:52:52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党的组织工作纪实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党的组织工作纪实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高蕾、王鹏、王子铭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性提出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引领推
发表时间:2023-06-28 17:50:55

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1992年,我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了丈夫梦回故土的心愿。30多年过去了,“鼓岭之友”和两国各界友好人士深入挖掘鼓岭历史,积极传播鼓岭文化,为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习近平表示,很高兴收到“鼓岭之友”成员们的来信,从信中了解到大家与鼓岭更多动人的故事。拍摄了众多鼓岭照片、103岁高龄的林恩先生,留下“我热爱中国人民”遗言的福益华医生,把部分骨灰撒在闽江的穆蔼仁先生……“鼓岭之友”的经历再次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习近平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鼓岭故事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1901年,在襁褓之中的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随父母来到中国福州生活,1911年全家迁回美国。加德纳先生一直想要再回中国故园看一看,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在中国留美学生帮助下,加德纳夫人终于了解到丈夫魂牵梦萦的故园就是福州的鼓岭。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了解到这段感人的鼓岭情缘,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中国。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讲述鼓岭故事,引发两国各界强烈反响。“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主题为“传承友谊薪火共创美好未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鼓岭之友”部分成员等中美各界人士参加。【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6-28 15:28:43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蔡奇出席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
发表时间:2023-06-27 17:48:01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丰收之基

今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利用工作,在出席重要会议、实地考察调研等不同场合,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从四川盆地到江南水乡,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
发表时间:2023-06-26 17:56:09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二十年启示录

2003-2023。20年时光荏苒。是什么力量引领万千山乡发生巨变,让万千农民生活蒸蒸日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自2003年6月启动以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这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深入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继续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之江潮涌,奋楫扬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在充满生机活力的神州大地上,一幅“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造福工程催生崭新风貌:从美丽乡村到美好生活,开启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之路青砖黛瓦、创意壁画、蒸汽火车、咖啡书店……走进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古朴与时尚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有乡村民宿,还有乡村美术馆、乡村书店。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2020年8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徐昱摄“奔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丽经济’,这些年我们越干越有劲!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民宿年收入翻了几番,没想到农村也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见到记者,农家乐“画春园”的主人袁其忠感慨连连。袁其忠始终记得几年前的那一幕——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调研时,走进袁其忠家里,与村民代表促膝交谈。听完大家介绍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从偏僻落后的海岛村,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示范村”,新建村因“美丽经济”华丽转身的故事,成为“千万工程”推进中浙江无数乡村蝶变的缩影。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2020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就在20年前,浙江的广大乡村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谈起当年,很多村民记忆深刻:广大农村面临“成长的烦恼”,经济快速发展,村庄面貌却不如人意。有人曾形容:“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还有农民这样作比:“起早贪黑赚钞票,垃圾堆里数钞票,躺在医院花钞票”。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短短118天,跑遍11个地市,刚到浙江工作不久的习近平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后,一个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的想法逐渐成熟。这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历史性工程——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花5年时间,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要让更多的村庄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丽乡村。”习近平以远见卓识谋划未来。2003年7月,习近平提出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其中提到“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千万工程”正是重要抓手。擘画蓝图、立柱架梁。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讲话,为“千万工程”实施指明方向。此后,省里“一把手”直接抓这项工作,成为浙江历届省委的一项雷打不动的惯例。倾情牵挂、倾力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深入推进“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调研时来到舟山市定海区新建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一部分是吸收了浙江的经验。浙江山清水秀,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确实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理念指引,规划先行,蓝图铺就。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在广袤乡村持续推进。这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接续奋斗——走进余村,起伏的山、流动的水、摇曳的竹,深浅不一的绿在眼前铺展。“今年端午节生意比往年更好。”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边招呼客人边兴奋地说,“以前从没想过余村会有今天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的路子是选对了。”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乡村图书馆前,年轻人在草坪上玩飞盘(2023年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20多年前,因发展“石头经济”,余村的山变成“秃头光”,水成了“酱油汤”。痛定思痛的余村人决定换种活法,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相继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春林山庄正是余村关停矿山之后开的第一家民宿。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得知余村的做法后评价“高明之举”,并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时隔15年重访余村,一路上目睹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向绿而行的路上,余村从未止步。靠着美丽环境,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竹林碳汇也让村里实现“靠着空气能卖钱”。“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我们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幸福靠山。”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余村的绿色接力,是“千万工程”接续奋斗的写照。2003年至2010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2011年至202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2021年至今,“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这是由点到面、迭代升级的深刻变革——一路走来,“千万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改变的却远不止于此:向水晶产业污染“开刀”,金华市浦江县“黑臭河”“牛奶河”再无踪影,河水愈加清澈;在浙江金华市浦江县浦阳江同乐段,工作人员乘船在打捞水面漂浮物(2023年3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徐昱摄借着转变思路,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通过“微改造”让村子焕发“新气象”:用石头做成时尚挎包造型,将墙壁绘成绿皮火车,把危旧茶厂改造成乡村艺术馆……浙江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梅坪村村民在村文化礼堂内参加百家宴并观看文艺演出(2023年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浙江省建成近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承载着“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运会”等品牌项目,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在浙江湖州吴兴区道场乡施家桥村文化礼堂,村民在观看“我们的村晚”表演(2023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建设美丽生态,做强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浙江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文体中心的灯光球场打篮球(2022年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20年乡村嬗变,数据最有说服力:“千万工程”的整治范围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过半;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从省域走向全国,“千万工程”在广袤神州落地生根,重塑着中国更多乡村的面貌。2018年9月,“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颁奖词这样评价:“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千万工程”的启示弥足珍贵,持续提供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为新时代“三农”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引前进方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三农”领域的生动实践,是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调整,是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壮阔实践带来深刻启示:坚守为民情怀,坚持变革理念,做好系统谋划“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2018年参观走访中国浙江村镇时,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曾说了这样一句话。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不断赢得世界积极评价。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阿利斯泰尔·博思威克表示,“千万工程”证明了在农村大幅改善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是可行的,其经验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经验启示,不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改善环境带来借鉴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共建共享中提高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是阅卷人。坚持群众视角,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把一件件民生小事作为一个个着力点,为广大农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来到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树木葱郁,庭院整洁。低矮的院墙是这个村庄的一大特色。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一株老樟树下,村民在商议乡村发展事项(2022年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这都是村民商量出来的结果。”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告诉记者,让村民将花钱建好的高围墙降下来并不容易,通过邀请村民议事、带村民出去参观等方式,一户一户做工作,最终大家一致通过。打开围墙,敞开“心墙”。如今,开放式邻里空间不仅让村庄变得更美观,还拉近了邻里间、村民游客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彬彬有礼”的乡村文明成色。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在浙江的不少乡村,议事是推进村庄建设的重要一环。节假日停车位不够如何解决、露营场地怎么建设、基础环境整体风貌怎样提升……无论是村口百年大樟树下,还是小荷塘边,抑或在线上议事厅,村民们积极发言,为家园建设尽一份绵力。在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下枫槎村,不少村民自发用老家具、旧衣服、树桩竹梢等点缀村庄环境,成为乡村公共艺术空间的独特元素。在宁海当地,“千万工程”驱动一些乡村从“洁化”“美化”到“艺术化”转变,农民的主动性被激发,积极参与提升乡村之美。“千万工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汲取智慧。从最初“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如今“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共享共治理念在越来越多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推动村庄治理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创新发展路子,统筹算好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大账。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夏日的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竹海绵延,微风习习。走进民宿“阿忠的家”,绿意满目,别致温馨。“我家曾经是村里最偏僻的一户,现在你瞧倒成最热闹的了。”“95后”民宿主人蓝晴霞回忆说,过去村里一到下雨天走路就满腿泥,现在变成竹林花海,加上特色休闲项目,游客们都流连忘返。随着“千万工程”推进,横山坞村开启了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硬化道路、拆违建、治污水,不断改善乡村环境。“思路一变天地宽,发展理念转变让我们实现了一次次蜕变,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横山坞村党总支书记蔡明福说。坚持新发展理念,关键抉择换来持续腾跃:“国际纺都”绍兴柯桥,咬牙关闭一批规上企业,曾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传统产业正呈现崭新面貌;“中国五金之都”金华永康,加快淘汰低小散、嫁接互联网,从“铺天盖地”向做细做精转型升级;丽水缙云在改善生态环境上下苦功夫,迎来了对环境有着极高要求的全球特种玻璃制造商工厂落户……客商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市场内选购服装(2022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汉摄美丽环境就是生产力。算好生态环保的大账、长远账、综合账,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才能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带来金山银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把准方向、找准着力点。——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走因地制宜路子,做到规划先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六一公小酒馆、“弶与小鸟雀”竹弶广场、社戏大舞台……行走在绍兴市孙端街道安桥头村,仿佛在鲁迅小说中畅游。这个普通的江南村庄围绕“鲁迅外婆家”特色IP,打造多种业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浙江省绍兴市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的社戏大舞台,村民表演旗袍走秀(2023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不少村民总是早早来到社戏大舞台,等待他们爱看的节目开演。每周末,这里会有越剧、健美操、歌舞等多种表演。未来,安桥头村还将售卖更多鲁迅作品相关的文创产品。千村千面,生机无限。围绕花木产业做文章,“千年兰乡”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蹚出一条致富新路;靠着径山茶“一片叶子”,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布局了茶筅、茶食、茶服、茶器等相关业态,走上茶旅融合发展之路;从“靠海吃海”打渔,到打造海岛风情迎客,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踏上绿色振兴新路子……农村有了与城市不一样的风景,才更能成为城里人内心向往的地方。这也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打开广阔空间。“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一,破解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千万工程”提供了规划先行、量力而为、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范例。既注重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擘画施工蓝图,又强调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千万工程”正在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注入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全新起点谱写壮美篇章:在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中加速奔跑在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的美好生活中心,分布着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等公共设施。在这里,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村民进行“健康画像”,对慢病人群进行监测预警已经成为现实。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一名女士自助测量血压(2023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千万工程”启动时,梅林村正是当时的“示范村”之一。20年后,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这个村以数字化、智能化的面貌,向着未来生活更美好的图景再出发。近日,对于坚持和深化“千万工程”,浙江省作出最新部署:全省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全景式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全链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过程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站在新起点,擘画新蓝图,谱写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出安排部署。踏上新征程,“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向全国推广,将助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放眼浙江广阔大地,这场跨越20年的美丽接力正焕发新的生机——在金华市东阳市寀卢村的“共享田园”里,植保无人机正为水稻喷洒农药,田间的智能远程监控箱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酸碱度等指标。这个曾创造性推广“撒直播”方法一举解决田地抛荒问题的村庄,因“寀卢经验”而远近闻名,如今正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农业发展。寀卢村党委书记卢阳春说,新时代“寀卢经验”是更智慧地种好田,向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迈进,在高效生产和农旅融合中取得双赢。在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后营村,种粮大户汪强操作农用无人机给水稻施肥(2022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未来乡村是科技范十足的乡村,也是与城市加快融合、相得益彰的乡村。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一座高约35米、镶嵌着大块透明玻璃的白色建筑形似“飞碟”,充满未来感,引人驻足。这是渔里未来社区。零碳幼儿园、数字植物园……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展示区里,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阅读区、志愿者之家等多种复合功能巧妙穿插,让居民能集中享受“一站式服务”。农民收入连续19年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0以内……城乡差距继续保持全省最小的嘉兴正加快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在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的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这几年,浙江很多乡村有个新变化——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从城市回来的“归乡人”,更多的是“新乡人”。曾经无人问津的“空心村”,在创业青年、年轻艺术家的改造运营下,成为精致考究的民俗村;在余村“数字游民公社”里,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坐在公共区域头脑风暴,自然淳朴的山村生活,让他们找到“赚钱过活”与“诗与远方”的平衡……随着“千万工程”深化推进,吸引更多年轻创业者、艺术家、国际人才成为各村发力的新方向。“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聚在一起,将拓宽“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表示,下一步,浙江将有力有效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在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加速奔跑,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让农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新成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绿树掩映,清澈溪水绕村而过。淳安县下姜村,村口处一块牌子引人注目:梦开始的地方。空中俯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2017年8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下姜村,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这个小山村,得益于“千万工程”的指引,彻底告别“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并组建共同富裕联合体带动更多村庄一起富,绘就出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坐在自家开的农家乐“望溪”门口,70多岁的村民姜祖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文字记者:于佳欣、方问禹、黄垚、黄筱、许舜达、冷彦彦视频记者:王怿文、徐中哲海报设计:姜子涵编辑:杰文津、王薇、刘祯、戚文娟、侯帮兴、郭洁宇统筹:郜新鑫、曹江涛【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6-26 10:03:33

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浙江“千万工程”带来乡村巨变

诗画村庄,和美城乡,富乐之江。一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铺展眼前。循迹溯源,20年前起笔的“千万工程”擘画蓝图。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亲自部署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农业农村农民,中国
发表时间:2023-06-25 10:25:39

玉兰树高,习主席的复信传递深厚情谊

仲夏时节,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中国园的玉兰树枝繁叶茂,绿如翠玉。6月20日,在这棵具有特殊意义的玉兰树前,天堂动物园董事长、创始人董博收到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转交的一封珍贵复信。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鼓励他继续积极促进中比、中欧友好。这封复信饱含温暖的回忆与真挚的寄望,传递出跨越岁月的深厚情谊。友谊之树郁郁葱葱“在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我讲述了当年他来访的美好回忆,还有动物园最新的情况。”董博说,“习近平主席工作
发表时间:2023-06-24 16:48:43

习近平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6月21日20时40分许,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令人痛心,教训深刻。要全力做好
发表时间:2023-06-24 16:45:17

无边光景时时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社会建设述评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有力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人类正加速迈向数字社会这一全新的社会形态。一分钟,复兴号高铁行驶5833米;一分钟,超20万个快递穿梭在中国大地;一分钟,移动支付新增28.77万笔;一分钟,41件案件通过互联网立案……这是今日活力涌动的中国,这是新时代处处可见的数字生活
发表时间:2023-06-21 15:18:07
<< 198 199 200 201 202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