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新华社沈阳7月27日电题: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新华社记者盛夏丹东,游人如织。抗美援朝纪念馆前,观众排起长队,按序入馆参观。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70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华儿女铭记历史、自强不息,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铭记,以祖国和人民的名义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近期日均有上万人前来参观。2020年10月23日,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塔敬献花篮仪式上,礼兵在仪式中准备。走进这里,宛若走进一条时光隧道,带领人们重回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感受那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与荣光。山风呼啸,雪花飞舞。山坡上,志愿军战士们架着步枪,匍匐在雪地里,身上落满积雪……纪念馆中,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场景。“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第83集团军某连是“冰雕连”的传承连队,连指导员张颂在展厅向来参观的战士们详细介绍“冰雕连”的战斗经历,逐句重读当年“冰雕连”战士宋阿毛写下的绝笔信。铿锵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92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唐剑光耳朵听不见了,但看到观众在逐字逐句抄写这封信时,老兵的眼泪扑簌簌滚落:“当年,就是这钢铁一样的意志,支撑着我们,赢得了这场胜利!”参观后,使劲挺直有些佝偻的身子,老人向“冰雕连”的雕像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2023年7月22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观众参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松柏苍翠,鸟语啁啾。墓园中,123座战斗英雄的墓碑默默矗立;英名墙上,是19万余位烈士的名字。一切,如列队整肃的方阵。陈寿玉用轮椅推着76岁的父亲陈六街,沿着环形烈士英名墙焦急而仔细地寻找。在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下,16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家属来到沈阳祭拜英烈。陈六街父子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的老家不远千里来到沈阳,只为找寻烈士英名墙上“陈福平”三个字,追思为国捐躯的亲人。“在这里!”顺着陈寿玉手指的方向,陈六街右手拄拐,费力支撑起身子,左手颤巍巍地探到陈福平的名字上,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满头白发的老人,抽搐着哭得像个孩子:“爸爸,你离家时,我还不到2岁,你这一走就再没回来,我多想能看看你,叫你一声爸……”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地宫里,安放着913具志愿军烈士遗骸。我国已连续9年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致力于为烈士寻亲、组织祭扫。铭记先烈、告慰英灵。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吴涛说:“前来祭拜英烈的人们接连不断。‘最可爱的人’永远是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2022年9月17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传承,让抗美援朝精神世代发扬沈阳市浑南区高坎街道,有一家由农家院改建成的展馆,展馆里是超千件和抗美援朝有关的展品。馆长孙德山已年过九旬,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在朝鲜战场上,他当过汽车兵、通讯兵、警卫员,立过三等功。多年前,老人决定自建一座抗美援朝教育馆,宣传抗美援朝精神。他把自己的积蓄和每个月微薄的退休金投进去。缺资金,老人就外出捡废品、开荒种地,靠几元、几十元地积攒,一点点建起了这座展馆。老人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帮助下,展馆建设日渐完善。2020年11月4日,志愿军老战士孙德山拿起当年牺牲战友的口粮袋。一个旧口粮袋被放在展览显著位置,这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团长朱德昌送给孙德山的。“战场上粮食不够吃,团长看我没吃的,就把他的口粮袋给了我,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留下的遗物。”战争胜利后,朱德昌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孙德山都会去陵园扫墓,和老团长说说话,“报告”展馆的情况。“让年轻人记住这段历史,我的战友们才没白白牺牲,我才能闭上眼。”孙德山说。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会随时间而流逝。开展“千名大学生行万里路、寻访百位抗美援朝老战士”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全国首批《抗美援朝精神》课程……位于丹东市的辽东学院近年来组织起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今年4月,辽宁省抗美援朝精神研究基地在辽东学院成立。“进入新时代,我们格外注重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铸魂育人,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辽东学院党委书记周景雷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尝一份志愿军战士的军粮。”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的“90后”讲解员杜若飞,经常义务为学生讲述烈士们的故事。进校园讲解前,他会把煮熟的土豆冻起来,在讲述长津湖战役时,他将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尝尝。2020年9月30日,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这是仪式现场。有的孩子悄悄把土豆放在手心里、衣服里想捂软些好入口,杜若飞就鼓励他们:“你们跟当时的志愿军战士用了同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了不起。”不少孩子咬着难以下咽的冻土豆,听着扣人心弦的战斗故事,流下热泪。“这一刻,孩子们能理解志愿军战士的苦。这种共情,让抗美援朝精神更真实可感。”杜若飞说。志愿军老战士、纪念馆讲解员、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人们受到抗美援朝精神感召,加入到学习、传承队伍中,让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历久弥新、代代相传。前行,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近日,一场特殊的“青春与青春的对话”在丹东举行。在辽宁省军区、丹东军分区邀请下,抗美援朝英雄连队的现役官兵代表与志愿军老战士“共话青春”。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支隶属38军的先锋连队,因战功赫赫有着“虎头连”的美誉。现任连指导员陈天龙来到当年38军老战士孙凯丰家中拜访。志愿军老战士孙凯丰(右)向“虎头连”现任连指导员陈天龙讲述战场经历。(丹东军分区供图)95岁的孙凯丰看到老部队的后辈,心情格外激动,新老两代军人手挽着手聊起过去与现在的军营。陈天龙拿出一把略显陈旧的小号,孙凯丰眼睛一亮:“就是这把小号,我们听了心情振奋,敌人听了闻风丧胆。”陈天龙与老人共同观看了近期部队训练视频。老人的眼角湿润了,他说:“现在国家强大了,武器装备精良、战士训练有素,有你们保卫祖国,我们放心!”老人的点赞和嘱托,让陈天龙格外动情:“我们和老前辈都在青春年华里从军报国。‘虎头连’当年的浴血荣光始终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再立新功!”天地英雄气,江河万古流。抗美援朝的英雄战歌,总有后来人传唱。“朝鲜山洞多,发现美军飞机时,要判断好飞机的飞行速度和距离,利用山洞等地形保护火车和物资运输安全……”93岁的抗美援朝火车司机刘维臣在大连向前来看望他的铁路职工讲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生死瞬间。27岁的大连机务段动车组副司机郝春雨是一名转业军人,听完刘维臣的讲述,他深受触动:“老一辈铁路人用青春和生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如今,中国早已进入高铁时代,这种精神仍激励着我们,把岗位当阵地,肩负起职责使命,为中国铁路更好更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沈阳,曾是抗美援朝的后方、支援战场的前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长眠着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志愿军烈士。英雄的骨血与大地融为一体,凝结成这座城市鲜明的城市品格。烈士陵园里,四季鲜花不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感召着新时代的青年人,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奋勇前进。”到烈士陵园献花祭扫的吕祥仁说。今年38岁的吕祥仁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机器人高级技术总监,他负责的移动机器人领域已实现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吕祥仁说:“70多年前,新中国的热血青年为了祖国和人民奔赴疆场,一把炒面一口雪,赢得伟大胜利。新时代,这种英雄气概激励着我们在科技领域加快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让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国家更强大,让一代代中国人热切期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领衔记者:曹智文字记者:孙仁斌、王莹、于也童、崔师豪摄影记者:潘昱龙、陈为出品:霍小光监制:张晓松策划:王曙晖、初杭编辑:初杭、白佳丽、刘祯新华社国内部出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7-27 14:37:45

长图丨习近平论“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7-27 14:35:58

习近平回信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学生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4日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通过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更加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很欣慰。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希望你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
发表时间:2023-07-26 17:05:29

习近平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习近平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好!来信收到了,得知你们通过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更加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很欣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希望你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
发表时间:2023-07-26 17:04:24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万里长江绘新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题:万里长江绘新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故事新华社记者大江奔腾,千帆竞发。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多次沿江视察调研,并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十年间,牢记总书
发表时间:2023-07-26 17:00:14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谈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7-26 14:42:57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会议
发表时间:2023-07-25 17:48:40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通报有关情况蔡奇丁薛祥出席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
发表时间:2023-07-25 17:47:2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下午就全面加强军事治理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
发表时间:2023-07-25 14:34:18

习近平向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

习近平向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李强向洪森首相致贺电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7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祝贺其领导柬埔寨人民党在第七届全国大选中获胜。习近平指出,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以洪森主席为首的柬埔寨王国政府正确领导下,柬埔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际和地区地位不断提升。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柬埔寨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相信在洪森主席坚强领导下,柬埔寨人民党将为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为地区和平
发表时间:2023-07-25 14:32:10
<< 191 192 193 194 195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