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毅前行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题: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毅前行新华社记者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既对黑龙江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出明确定位要求、作出决策部署,也为各地各行各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大家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定灾后恢复重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村,走进我家,关心我们灾后的生活,和我们拉家常,感觉特别温暖。”回想起温暖的一幕,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民杨春贵难掩激动。杨春贵说:“受灾后,政府工作人员几次来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发了被褥、电饭锅和各种食物,我心里踏实多了。我们要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我现在要抓紧把房子收拾好,尽自己的一份力,相信日子会逐渐好起来。”“总书记来到受洪涝灾害较重的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在农田察看水稻受灾情况,对加快推进灾后重建作出重要指示,让我们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尚志市委书记刘海涛说,目前全市正在抢抓农田道路、灌渠等基础设施修复,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确保农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0天左右,还要过秋旱、秋涝、病虫害等多个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说到了我们农民的心坎里,给我们打了气、鼓了劲。”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北杨庄村的种粮大户杨春杰说。今年杨春杰种了500亩玉米,受前期洪涝影响,有300多亩地势低洼地块过水,经过及时排水和追肥,并采取“一喷多促”技术措施,目前玉米已基本恢复正常生长。“下一步,我准备再喷施一遍杀菌剂和叶面肥,提高抗逆、抗病能力,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杨春杰说,“有了政府支持和农业专家的靠前指导,大伙对今年丰收有信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正全力以赴,确保实现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在山东省齐河县3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吨半粮)示范区,茂密的玉米植株一望无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要坚决落实‘书记抓粮’、全域推动‘保地稳粮’、高效推进‘集约种粮’、创新赋能‘科技增粮’、突出抓好‘减损节粮’、聚力实施‘产业兴粮’。”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说。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地处中国最北端。近年来,当地依托地域特点大力发展旅游兴边富民,偏僻小村逐渐热闹起来,村民也实现从“因北而贫”到“因北而兴”的转变。“总书记和蔼可亲,和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关心我们的民宿经营收入、孩子教育等情况。”同习近平总书记交流后,村里民宿经营者史瑞娟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今年暑假期间,史瑞娟家经营的雪人木屋民宿几乎天天爆满。未来,她打算提升民宿硬件设施,扩大经营规模,让来这里的游客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依托旅游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漠河市副市长、北极镇党委书记文竹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她说,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守护好森林、江河、湖泊、湿地、冰雪等原生态风貌,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带动老百姓受益。初秋的吉林省长春市马鞍山村,群山环绕,环境怡人。每到周末,很多市民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这里,登山野餐、亲子度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赵世龙表示,马鞍山村曾是吉林省省级贫困村,村民靠开采矿石为生。近年来通过转变发展思路,依托山水资源和靠近省会长春的地理优势,带动农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后花园”。“如今绿水青山是我们村发展的金字招牌,不仅改变了村庄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村集体收入增长。”赵世龙说,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更好地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重要讲话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安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维菊十分振奋。陈维菊说,这几年安石村挖掘提炼独特的茶文化,吸引游客体验观光,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今后要立足做好茶文章,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持续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强调,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深感重任在肩。他说:“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鞭策。”“哈工程”要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科研和育人上面向未来,培养领军人才,持续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一个大国发展的战略考量。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要靠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中国吉林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整车开发首席工程师刘会神深有感触地说:“我国汽车产业稳健发展、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靠的就是创新。经过对上百个关键零部件研究验证、迭代创新,解放商用车寿命从80万公里提高到150万公里。下一步要加快研发升级、完善生态体系、加大新能源布局。”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句话印象深刻。刘洋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聚合产业链创新力量,持续加大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研发。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实现自主可控,把重要医疗装备产业链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聚变堆园区实验室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玉平正带领团队进行关键材料研发攻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徐玉平说,作为一名从事材料技术研发的科研工作者,他将和团队加快关键材料的自主设计、制造,齐心协力攀登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从地图上看,哈尔滨处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8月30日,我国最北自贸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挂牌四周年。位于哈尔滨片区的黑龙江新经济产业园,已有200多家企业入驻,覆盖生物经济、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行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向北开放指明方向,激发了我们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区的信心力量。”负责产业园运营的黑龙江宏仁新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杨卓夫说,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的创新发展,更好搭建贸易、投资的通道和平台,帮助更多中国制造企业从这里出发,开拓海外市场。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国际陆港场站,集装箱整齐摆放,工作人员繁忙作业,一排排中国一汽生产的乘用车等待装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重要陆路通道、河海航道、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让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伟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不断完善口岸建设、改善口岸服务,成为中外企业往来贸易的重要枢纽,不断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戴伟说。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位于中蒙边境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是全国货运量最大的公路口岸。“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的战略定位,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深谋实干、持续用力,优化完善开放平台布局,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副主任贺其叶勒图说。第一批主题教育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在黑龙江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发展主题教育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姜庆海表示,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凝聚奋进力量,将主题教育成果融入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实践,在进一步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的实践中再立新功。【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9-09 16:30:15

特写:“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新华社哈尔滨9月8日电题:“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林晖今年入汛以来,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先后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大量农田和民房被冲毁。牵挂着灾区群众,9月7日上午,正在黑龙江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哈尔滨出发,乘火车、换汽车,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一下车,总书记就沿着田埂土路走进一片稻田,仔细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洪水虽已退去,田间仍有明显的过水痕迹,眼前大片水稻倒伏在地,茎秆、稻穗上沾满淤泥。8月初,连日暴雨导致大泥河龙王庙村段水位突涨,汹涌的洪水漫过河堤、冲向村屯,翻滚着吞噬了沿岸大片农田。“当时这片都过水了吗?”总书记问道。“是的,全村约有一半农田受灾。”当地负责同志说。望向稻田深处,总书记目光凝重。习近平总书记弯腰掐下一束稻穗,放在手中搓了搓,“都快灌浆了,水给泡了。”据当地负责同志介绍,受灾后他们及时抢排积水,喷施叶面肥、生长剂等,起到了一定的保收作用。“这片能保几成收成?”总书记问道。“受灾较轻的农田能保五成左右。”当地负责同志说。听说受灾农田除了一些补贴,还有农业保险理赔,目前到位率在60%以上,总书记点头表示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早在今年7月初,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会商研判,做好监测预警,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农田旁,是一栋正在重建的灾毁房屋,四面砖墙已经砌了起来,再过几天就可以上梁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工地,向现场施工人员仔细询问房屋面积、布局、抗震级别等。在卧室里,总书记指着预留的火炕位置问道:“还有什么别的取暖方式?”“除了炕,还有火墙。”“外墙还要加保温吧?”总书记追问。“是的,会挂一层保温薄板。”“东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冻!”总书记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两个多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关注全国汛情、时刻牵挂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专门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个个重要部署,一次次关心叮嘱,饱含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情。离开工地,总书记沿着村道,步行察看灾毁房屋和基础设施重建修复情况。这次洪灾中,建在村路旁的杨春贵家也过了水。20多年前盖的房子虽无大碍,但墙体泡损严重,外墙上至今还留着1米多高的水渍。这几天,他正忙着修整房屋。走进杨春贵家,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来你家看看。”从外屋转到里屋炕边,总书记把90平方米的房子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遍,只见内墙贴了瓷砖,屋里吊了顶,还安了地热水暖。总书记问道:“预计要花多少钱?”“这么装修一下花了不到6万块钱,政府给补贴一部分,我也趁这个机会把房子收拾一下。”杨春贵说。聊起这次受灾情况,杨春贵告诉总书记,除了房屋,农田也过了水,好在农技部门及时指导,7天喷了两遍叶面肥,庄稼比刚淹完时强多了,能挽回点损失。“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总书记关切地问。“党和政府都给我们想到了,清淤、消毒、灾后补救,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做了。现在就希望秋收争取能多收点,后期粮食价格能好,到时能平成本,不赔就行。”看到灾区群众生活基本恢复正常,灾后重建充满干劲,总书记十分欣慰:“人民群众灾后有不方便的地方,从基本的说起,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各级政府都要把这些事一一做好。”闻讯而来的村民聚集在村道旁,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同大家说起此行用意:“今年汛期,河北、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受灾较重,很多群众说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水。我一直牵挂着受灾地区,这次来黑龙江考察,专程来灾情比较重的尚志市看看。”深入田间地头、百姓人家的调研,让总书记感受颇深:“刚才到田里看了一眼,损失还是蛮大的,现在要尽可能减少一些损失、挽回一些产量。再一个就是房屋,现在受饿是不会了,挨冻这个问题不能有,在入冬前要把房子建好。”贴心话语,让在场群众倍感温暖。“在咱们中国,人民群众遇到困难,还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全力支持!”【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9-09 16:25:03

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5周年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5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致贺电。习近平指出,75年来,在朝鲜劳动党坚强领导和朝鲜人民不懈努力下,朝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近年来,总书记同志带领朝鲜党和人民,全力贯彻落实朝党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取得重要成效。相信在总书记同志和朝鲜劳动党领导下,兄弟的朝鲜人民一定能够推动朝鲜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表时间:2023-09-09 16:23:10

习近平向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同中亚五国通过这一论坛共谋合作、共享发展,有力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谱写了睦邻友好、携手共进的新篇章。习近平强调,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在国际社会前列。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新时代。新形势下,中
发表时间:2023-09-09 16:19:45

坚定信心重建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传递温暖力量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日子越过越红火。入汛以来,受强降雨侵袭,黑龙江尚志市等我国多地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殷殷嘱托,让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和鼓舞,激发起大家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和力量。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村,关心我们灾后的生活,和我们拉家常,感觉特别温暖。总书记心里惦记着我们老
发表时间:2023-09-08 17:19:13

习近平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走进农田察看水稻受灾情况,沿着村街道步行察看两旁受损房屋、基础设施修复重建进展,并走进村民家中看望慰问,详细了解家里受灾和生活保障情况,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日子越过越红火。(文字记者:张晓松、林晖;摄影记者:谢环驰、丁海涛、殷博古)【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9-08 16:56:55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2023年9月7日)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先后进行4次出舱活动,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圆满完成空间站组合体各项运行管理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安全返回。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
发表时间:2023-09-08 16:55:14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办法》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军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办法》,自2023年9月10日起施行。《办法》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聚焦提升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围绕军队人员家庭婚、孕、产、育、教等现实需求,坚持体系设计、突出技术服务、注重支持扶助,规范和加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服务保障,构建全生育链条技术服务支持体系,保障实行计划生育军队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军队人员家庭幸福。《办法》
发表时间:2023-09-08 16:53:54

深化上合法治交流合作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向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题:深化上合法治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向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致贺信新华社记者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致贺信。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总结和肯定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在促进法治建设、加强务实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深化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助力各成员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自201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机制运行以来,各成员国秉持和弘扬“上海精神”,相互支持,精诚合作,不断促进各国法治建设,加强政府间司法领域交流互鉴,持续开展法律服务领域务实合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长阿克巴尔·塔什库洛夫对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加强政府间司法领域交流互鉴,持续开展法律服务领域务实合作”有切身感受。他说,乌中两国在培养法律人才以及司法鉴定等领域进行了紧密合作,这为更好保障跨国投资者利益、推动两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司法部长会议机制等平台,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能够通过双边和多边交流获得许多司法领域发展的新信息,这对各国促进本国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看来,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秉持和弘扬“上海精神”,加强司法领域交流互鉴和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上合组织是各成员国加强交流对话、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框架下,各成员国在司法等领域开展合作,对推动区域法治建设、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沙特阿拉伯国际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十分赞同习近平主席的论述。沙巴尼说:“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司法等领域不断加强交流,持续进行务实合作,有效促进了各成员国的法治建设,上合组织在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此次司法部长会议的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说,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的重要论述涵义深刻,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司法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贺信总结和肯定了司法部长会议机制运行以来,各成员国在促进本国法治建设、加强务实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中国作用值得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和预测中心领衔研究员帕维尔·特罗辛斯基对“中国高度重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这一论述很有共鸣。特罗辛斯基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再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今,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立法工作覆盖政治、经济、社会等所有重要领域。同时,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努力推动相关合作,“中国作用值得高度赞赏”。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战略研究所专家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高度认同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论述。他说:“中国在法治领域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各国树立了榜样。”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平与外交研究所所长费尔哈特·阿西夫同样高度评价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全球治理所作贡献。她说,中国致力于建立全面的法律框架、不断完善自己的司法体系、加强对公民和企业的法律保护,这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营造了有利环境。“在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中方注重法律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符合国际规范,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表示,近年来,中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全球性问题的妥善解决,为国际法治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一道,不断深化新时代各国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交流合作,以法治方式促进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罗斯司法部长康斯坦丁·崔琴科高度认同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加强上述领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这对各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崔琴科表示,希望各成员国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在相关领域有益实践经验的交流互鉴,让这一合作机制不断发展。费尔哈特·阿西夫认为“不断深化新时代各国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她说,法治对保障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强化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法律框架以及加强在反恐执法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为各国经济增长创造有利环境。期待上合组织成员国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合作,为政府、企业与个人的跨境互动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参加此次司法部长会议的塔吉克斯坦司法部长穆扎法尔·阿舒里约恩看好司法部长会议机制的发展前景。他说,各方通过这一机制达成共识,加强了多边合作,为各国人民带来福祉。未来,各成员国应在司法等领域信息化、数字化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塔方愿继续与其他成员国分享经验、深化合作。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说,希望未来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合作,加强各国地方法院、仲裁机构等在司法改革、案例交流、审判实践等领域的信息共享,不断提升合作实效,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执笔记者:何梦舒、王雅楠、汤洁峰)【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9-08 16:49:25

习近平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9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9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习近平高度评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60年来在国际人道主义方面开展的富有成效的工作,赞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许多挑战,有些似曾相识,有些是新挑战。在此
发表时间:2023-09-06 10:06:23
<< 174 175 176 177 178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