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五号-第二十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九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的决定:免去马晓伟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雷海潮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7-01 09:51:5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张领摄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孙奕、马卓言)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仲夏时节,天高云阔。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庄严辉煌,高朋满座。上午十时许,在恢弘的《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步入金色大厅。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这是会前,习近平同与会嘉宾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习近平同出席纪念大会的各国政要一一握手,亲切互动。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各国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题。70年前,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习近平强调,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习近平指出,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确保各国都能在多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遵守国际法前提下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世界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我们要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共同维护好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黄金法则”,共同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搞阵营对抗和各种“小圈子”,反对强迫别国选边站队。——我们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起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我们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谋发展繁荣。——我们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我们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习近平强调,70年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加强团结合作、增进沟通理解是各国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有效途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我们要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建设性参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发展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架构更为均衡有效;共同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增进世界各国不同文明沟通对话,加强治国理政交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间、青年等领域交往。习近平宣布,为更好支持“全球南方”合作,中方将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来5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并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继续用好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关方共同设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三方合作示范中心,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续设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中方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继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起的促贸援助倡议并持续注资“中国项目”,欢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习近平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最后指出,今天,推动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让我们以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为起点,肩负历史使命,携手勇毅前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涛摄李强主持纪念大会。蔡奇、王毅、李书磊、姜信治等出席。越南共产党中央原总书记农德孟,缅甸前总统登盛,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南非前总统莫特兰蒂,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斯里兰卡前总统拉贾帕克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韩国前总理李海瓒等政要,以及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来自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中外专家学者、友好人士、媒体和工商界代表共约600余人参加。【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8:52:11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张领摄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使节,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发表,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劲动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各国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于亚洲,迅速走向世界。1955年,20多个亚非国家出席万隆会议,在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倡导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采纳五项原则。五项原则被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遵循。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五项原则充分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顺应国际关系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同时,强调国与国关系相互、平等的实践要求,凸显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五项原则涵盖国与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和平共处的基本规范,为各国践行国际法治精神、建立正确相处方式提供了准确清晰、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凡是遵循五项原则,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发展水平和体量规模不同的国家,也完全可以建立和发展相互信任和友好合作的关系。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超越了“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五项原则凝结了发展中国家对改变自身命运、追求变革进步的深刻思考。在五项原则激励和鼓舞下,越来越多亚非拉国家相互声援和支持,奋起抵御外来干涉,成功走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五项原则还促进了南南合作,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就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旗帜鲜明反帝、反殖、反霸,摒弃了穷兵黩武、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历经70年岁月洗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值得悉心珍视、继承、弘扬。在此,我谨对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老一辈领导人表示深切缅怀,对长期以来坚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各国有识之士致以崇高敬意!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那一代人为了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给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这个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中国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和平共处。这一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中国呼吁各方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这一理念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中国团结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实现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发展到安全、从合作到治理的历史跨越,有力引领和推动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社会带来和平稳定的前景,为各国人民增添繁荣发展的福祉。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探索没有穷期,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不会止步。无论世界怎么发展,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我们要以同球共济精神珍爱和呵护地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乐土。未来值得期许,挑战必须应对。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一律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主张要确保各国都能在多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遵守国际法前提下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世界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我们要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国家之间打交道,首先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摆在前面。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要共同维护好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黄金法则”,共同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搞阵营对抗和各种“小圈子”,反对强迫别国选边站队。——我们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国必须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独享安全是行不通的。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就是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起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我们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中国有句古语“仁者爱人,智者利人。”拉美也有哲言“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阿拉伯谚语则说“人心齐,火苗密;人心散,火不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我们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没有公道正义,强权政治就会横行无忌,弱肉强食就会大行其道。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从未过时,反而更加重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要坚持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我们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和平期许、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还承载着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梦想。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70年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加强团结合作、增进沟通理解是各国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有效途径。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我们要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建设性参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发展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架构更为均衡有效;共同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增进世界各国不同文明沟通对话,加强治国理政交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间、青年等领域交往。为更好支持“全球南方”合作,中方将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来5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并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中方将继续用好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关方共同设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中方将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续设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增加10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捐款,用于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中方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继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起的促贸援助倡议并持续注资“中国项目”,欢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从现在起至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我们绝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而是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在和平和安全问题上,中国是世界上纪录最好的大国。我们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涉及朝鲜半岛、伊朗、缅甸、阿富汗等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我们积极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中国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中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会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这是中国革命先驱100年前说过的话。今天,推动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让我们以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为起点,肩负历史使命,携手勇毅前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8:50:1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全文)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大会。来自越南、缅甸、斯里兰卡、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巴西、圭亚那、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前政要,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来自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友好人士、媒体和工商界代表等参加。会议发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纪念活动以“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四场分论坛分别聚焦:亚洲智慧的时代价值、大变局下“全球南方”的愿景与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共建繁荣世界、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等四个主题,凝聚各方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中方作为纪念活动主办方,总结各方主要观点如下:一1.70年前,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2.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从亚洲智慧上升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更加突出相互和平等内涵,涵盖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和平共处的基本规范,对推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产生深远影响。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开辟了新路径,推动各国摆脱对立对抗思维,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和平共处,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鼓舞了发展中国家走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也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是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体系的纠正,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重要动力。二7.面对当前百年变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坚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必然,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核,同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创新性发展,立足各国命运与共的客观现实,明确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总目标,为各国在共同地球家园携手前行指明了方向。9.各方积极评价中方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认为上述倡议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主权平等,这是规范国与国关系最重要的准则。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世界多极化应是平等有序的,国际法对所有国家是平等统一适用的,应避免双重标准和例外主义。11.相互尊重是国家交往的前提,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应该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应干涉别国内政。大国尤其应该作出表率。12.各国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应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解决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13.经济全球化时代,要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做大并分好全球经济“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推动全球化朝着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终将损人害己。14.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捍卫国际公道正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具有积极意义。要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只能通过对话协商政治解决。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必须通过开放合作共同应对。15.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文明多样性,不应奉行歧视性、排他性“文明优越论”,不应蓄意挑起文明冲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各国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应该共同坚持。16.“全球南方”是倡导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键力量,要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为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17.各方赞赏中方提出的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重要举措,包括: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来5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并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中方将继续用好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关方共同设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中方将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续设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增加10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捐款,用于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中方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继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起的促贸援助倡议并持续注资“中国项目”,欢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从现在起至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三18.各方高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赞赏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同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19.各方感谢中方为此次纪念活动所做的周到安排,愿共同努力落实活动期间达成的广泛共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8:49:16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共产党103周年诞辰,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8:45:26

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会谈

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习近平同博鲁阿尔特握手。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孙奕)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刘彬摄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秘鲁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人民友好深入人心。秘鲁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秘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企业在秘鲁重大合作项目为秘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秘关系,愿同秘方夯实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文明互鉴,加强多边协作,推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强调,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处世之道,也是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始终保持高水平发展的根本原因。中方支持秘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秘方坚定相互支持,坚定不移推进中秘友好合作。双方要充分发挥两国政府间经济合作战略对话机制作用,将中方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同秘方发展需求对接起来,统筹推进矿产、能源、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合作,拓展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新兴领域合作。欢迎更多秘鲁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希望秘方为中国企业赴秘鲁投资和长期合作提供良好法律和政策环境。双方要共同努力,确保钱凯港如期建成,成为中拉之间的陆海新通道,使“钱凯到上海”真正成为一条促进中秘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中方愿为秘鲁青年学生提供更多来华奖学金名额,加强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媒体等领域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习近平指出,中秘都是环太平洋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双方要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方积极支持秘鲁办好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维护亚太合作正确方向,对外发出建设开放型亚太经济、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中方高度重视中拉关系发展,愿同秘鲁等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努力,促进中拉整体合作,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博鲁阿尔特表示,很荣幸率内阁重要部长和经济界代表访华。秘中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上华人为秘鲁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两国政治、经贸、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合作,不仅为秘鲁创造了大量就业,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这两天参访深圳、上海、苏州等地,我们切身体验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也探寻到很多未来可以拓展合作的领域。秘方真心钦佩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希望学习借鉴中方的成功经验,通过进一步扩大密切两国务实合作,助力秘鲁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秘鲁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秘方愿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秘方期待同中方共同努力,如期建成钱凯港项目,更好造福两国人民。1971年两国建交以来,秘鲁政府始终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秘方将继续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秘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愿同中方加强在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新华社记者刘彬摄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这是习近平同博鲁阿尔特握手。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秘鲁共和国政府2024年至2029年共同行动计划》以及经贸合作、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检验检疫、新闻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双方宣布实质性完成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刘彬摄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丁林摄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高洁摄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高洁摄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仪式。博鲁阿尔特抵达时,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秘两国国歌,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博鲁阿尔特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当晚,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博鲁阿尔特举行欢迎宴会。王毅参加上述活动。【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8:43:03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8:42:30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使节,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发表,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劲动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各国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于亚洲,迅速走向世界。1955年,20多个亚非国家出席万隆会议,在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倡导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采纳五项原则。五项原则被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遵循。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五项原则充分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顺应国际关系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同时,强调国与国关系相互、平等的实践要求,凸显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五项原则涵盖国与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和平共处的基本规范,为各国践行国际法治精神、建立正确相处方式提供了准确清晰、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凡是遵循五项原则,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发展水平和体量规模不同的国家,也完全可以建立和发展相互信任和友好合作的关系。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超越了“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五项原则凝结了发展中国家对改变自身命运、追求变革进步的深刻思考。在五项原则激励和鼓舞下,越来越多亚非拉国家相互声援和支持,奋起抵御外来干涉,成功走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五项原则还促进了南南合作,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就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旗帜鲜明反帝、反殖、反霸,摒弃了穷兵黩武、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历经70年岁月洗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值得悉心珍视、继承、弘扬。在此,我谨对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老一辈领导人表示深切缅怀,对长期以来坚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各国有识之士致以崇高敬意!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那一代人为了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给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这个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中国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和平共处。这一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中国呼吁各方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这一理念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中国团结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实现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发展到安全、从合作到治理的历史跨越,有力引领和推动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社会带来和平稳定的前景,为各国人民增添繁荣发展的福祉。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探索没有穷期,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不会止步。无论世界怎么发展,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我们要以同球共济精神珍爱和呵护地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乐土。未来值得期许,挑战必须应对。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一律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主张要确保各国都能在多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遵守国际法前提下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世界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我们要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国家之间打交道,首先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摆在前面。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要共同维护好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黄金法则”,共同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搞阵营对抗和各种“小圈子”,反对强迫别国选边站队。——我们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国必须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独享安全是行不通的。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就是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起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我们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中国有句古语“仁者爱人,智者利人。”拉美也有哲言“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阿拉伯谚语则说“人心齐,火苗密;人心散,火不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我们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没有公道正义,强权政治就会横行无忌,弱肉强食就会大行其道。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从未过时,反而更加重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要坚持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我们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和平期许、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还承载着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梦想。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70年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加强团结合作、增进沟通理解是各国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有效途径。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我们要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建设性参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发展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架构更为均衡有效;共同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增进世界各国不同文明沟通对话,加强治国理政交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间、青年等领域交往。为更好支持“全球南方”合作,中方将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来5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并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中方将继续用好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关方共同设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中方将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续设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增加10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捐款,用于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中方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继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起的促贸援助倡议并持续注资“中国项目”,欢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从现在起至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我们绝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而是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在和平和安全问题上,中国是世界上纪录最好的大国。我们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涉及朝鲜半岛、伊朗、缅甸、阿富汗等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我们积极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中国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中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会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这是中国革命先驱100年前说过的话。今天,推动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让我们以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为起点,肩负历史使命,携手勇毅前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6:08:5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就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各项建设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推进管党治党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张景虎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表示,再过几天就是我们党103周年诞辰,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同时也要看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习近平强调,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持和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形成一级抓一级、抓好本级带下级、大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格局,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过硬。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线下线上全覆盖。习近平指出,要健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必须抓好思想建设这个基础,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以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化为习惯。习近平强调,要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必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坚持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着力抓好政治监督、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监督、“三重一大”事项监督以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切实让特权现象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习近平指出,要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必须加强系统集成,使制度建设与管党治党需要相适应、与党的各项建设相配套,全方位织密制度的笼子。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查漏补缺、提质增效文章,面向实践需要,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法规制度轨道上向纵深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必须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责、担责、履责。明确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确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明确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管党治党责任,明确党员、干部的具体责任。健全精准科学的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以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习近平最后指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好头、当表率,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团结带领全党把党治理好、建设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6:06:55

习近平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就中委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委内瑞拉是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建交半个世纪以来,双方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相互支持,携手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结下了“铁杆”情谊。去年9月,马杜罗总统成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共同宣布将中委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引领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中方愿同委方秉持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不断丰富中委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杜罗表示,委中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委中建立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历史意义。委方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反对任何遏制中国的企图,愿积极参与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和三大全球倡议,继续坚定推进委中友好,深化双边合作和多边协作。委方坚信,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6-29 16:06:29
<< 126 127 128 129 130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