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2024年4月12日)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
发表时间:2024-04-23 17:55:36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调研

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了解当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情况。(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摄影记者:鞠鹏、谢环驰、王晔、岳月伟)【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04-23 14:48:05

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阔步前行——写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

75年前,3辆缴获的美式吉普车就装得下人民海军的全部家当。那时候,海军司令员视察距海岸线仅2.1海里的刘公岛,还要租借老百姓的渔船。75年过去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人民海军听党指挥,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正以崭新姿态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迈进。锚定忠诚岁月流逝,人民海军组建之初的13名官兵之一,也是最后一名历史见证者的黄胜天将军于2023年12月离世,没能见证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但山东威海刘公岛上那块两米多高的石碑还在,上书:记下来,一九五零年三月十七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每次回到军营,见到青年官兵,年近八旬的“八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麦贤得都会将这句话重复一遍又一遍。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成立之初,人民海军就明确提出“海军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在海军中保证党的领导”。75载峥嵘岁月,人民海军官兵忠诚使命、英勇善战、建功海洋,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高昂的强军战歌,创造了“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空中白刃战”等辉煌战绩,铸就了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海上先锋精神、海上猛虎精神、核潜艇精神等精神丰碑。“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强海军”“努力锻造听党指挥、政治过硬的海上劲旅”。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视察海军,擘画蓝图、亲力推动,开启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新航程。殷殷期许、深深重托,激励着海军部队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南昌舰党委牢记领袖嘱托,带领官兵远航白令海、战巡太平洋,先后完成重大任务10余次,累计航程10万余海里。海军372潜艇驶离军港,奔赴深海大洋(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万俊成摄)372潜艇执行战备远航任务时遭遇“水下断崖”重大险情。海上临时党委带领全艇官兵果断处置,驾驭潜艇成功脱险,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从岸防基地到远海大洋,从深海巨鲸到海天飞鲨,海军官兵用行动践行信仰,用热血写就忠诚,涌现出一个个英雄模范人物——“钢铁战士”麦贤得,在头部受到弹片重创、伤处流出的脑脊液和血糊住眼睛的情况下,忍痛坚持直至战斗胜利。“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在训练中突遇飞机故障,从战机报警到跳伞离机,一共只有4.4秒。张超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全力制止机头上扬——他还在试图挽救战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张超(2016年1月27日摄)。新华社发“时代楷模”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探索中国特色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路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国家之一。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2021年12月11日摄)。新华社发(万全摄)“舰”证时代75年来,人民海军装备建设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难之路。人民海军成立之初,接收来的破旧舰艇加起来总吨位只有几千吨,比不上大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建设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2019年9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1月,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服役,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202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归建入列仪式在青岛某军港码头举行。新华社发(李唐摄)2021年4月,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集中交接入列。2022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新华社记者李刚摄装备更新换代,指挥员能力素质“水涨船高”。一大批全训合格的舰艇长踏浪大洋,80%以上的师团级指挥员经历了远海风浪“洗礼”。张美玉用20年时间,从清华学子成长为我国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舰长。他和他驾驭的海南舰,都是中国海军大步走进深蓝的见证者。34岁的闵江涛在海军军士队伍中是个“小字辈”,却有着光荣的履历:10年间,他亲历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3艘航母下水入列。在福建舰,像闵江涛这样的优秀人才并非个例。近年来,在以航母、核潜艇、舰载机、陆战队等为代表的新质力量队伍建设中,海军各级坚持人才培养与遂行任务相伴随行、队伍建设与装备发展协调推进,基本形成了培养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这是航母打击作战群等接受检阅。新华社发(莫小亮摄)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飞行员徐英驾驶舰载机接受了统帅的检阅。俯瞰万里海疆,徐英说:“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支威武的航母编队,还是一部浓缩的海军发展史。”胜战航迹广东虎门沙角,刚入营的海军新兵将在这里开展10周的集训。军营里,至今还保留着一段阵地残垣。1841年1月的沙角保卫战,英国舰队几乎以血洗的方式攻陷沙角炮台。珠江门户大开,广州成为侵略者囊中之物。每年新兵入营后,都要在当年的海防阵地上穿行沉思,亲手抚摸一下那锈迹斑斑的红衣大炮。海洋主权和权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保卫蓝色国土,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海军的神圣使命。“我们都知道敌人船比我们大,炮比我们猛,但是没有人害怕,因为我们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亲历崇武以东海战、82岁的老英雄王木昌向后人传授胜战的秘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体海军将士深刻体悟统帅的忧思关切,时刻牢记习主席重托,从难从严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核心作战能力不断提升。作为国家技术实力和海军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辽宁舰、山东舰加快探索提升战斗力步伐,航迹越走越远,舰、潜、机深度融合,体系作战能力持续增强;舰载战斗机实现舰基多批起降、多机轮转、高频调运,出动效率不断提升。“当年在高脚屋里淌下的汗,今日都在南海诸岛上浇开了花。”已经退役的海军南沙守备部队第一代守礁官兵贺洪彪不敢想象,当年靠几根脚手架支撑起来的高脚屋旁,如今建起了机场跑道。飞过8种机型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谢飞是海军培养的第一批战斗机飞行员。谢飞最享受的就是飞深海、飞低空:“每次看到高耸的海上平台,看到水中遨游的海洋动物,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必胜的信念就在胸中升腾。”2022年8月,东部战区海军执行环台岛联合演训任务。站在安阳舰的后甲板,舰员李阳举起望远镜。镜头里,那是祖国宝岛台湾。遥看岛上中央山脉,峰峦叠嶂,海岸线清晰可见。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向世界宣示: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乐章宁波舟山港,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集散枢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大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一次次从这里出发,远赴三大洋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29万余人次。2023年7月22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结束对基里巴斯的访问驶离塔拉瓦港。新华社发(桂江波摄)“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人民海军作为国家海上力量主体,积极参与海上公共事务,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和良好秩序,为国际社会持续提供公共安全产品。2023年,中国海军紧急驶赴苏丹,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浩瀚大洋上再次谱写了“人民至上,使命必达”的激扬乐章。从2011年利比亚撤侨、2015年也门撤侨,再到此次苏丹撤侨,一句“祖国接你回家”,让所有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倍感温暖。2023年4月29日,从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乘坐中国海军微山湖舰抵达沙特阿拉伯吉达港。新华社记者王海洲摄面对人道主义危机,中国海军在撤离平民行动中注重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2015年,紧急赶赴也门,帮助除中国外的15个国家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2023年,紧急赴苏丹撤侨,撤离人员中包括231名外籍人员。心手相连,守望相助。2014年,马尔代夫海水淡化厂失火,中国海军舰艇满载960吨淡水,提供紧急送水援助;2022年,汤加王国火山爆发造成严重灾害,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5200余海里运送救灾物资……2022年2月19日,赴汤加执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努库阿洛法港卸载移动板房。新华社发(薛成清摄)自2008年执行首批护航任务以来,中国海军共派出46批护航编队、150余艘次舰艇、3.6万余人次官兵,为72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中国海军的发展,受益于和平。中国海军走出去,为的是和平。4月21日至24日,第19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在青岛举行。这是时隔10年中国海军第二次承办年会。中国海军愿与参会各国海军一道,为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海军驶向深蓝的一道道航迹,绘就国际安全新图景。中国海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力量。2024年4月18日,中国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抵达塞舌尔维多利亚港,码头欢迎人群登舰参观。新华社发(王远方摄)潮自东方起,正是扬帆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中,迈向世界一流的人民海军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字记者:黎云、李秉宣、孙鲁明编辑:黄明、杨晓敏、黄一宸、刘芳、戚文娟、程昊、郭洁宇海报设计:马发展统筹:李逾男、方思贤【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4-23 10:04:20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
发表时间:2024-04-22 16:45:4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梅常伟)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19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信息支援部队全体官兵致以热烈祝贺。他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聚焦备战打仗,按照体系融合、全域支撑的战略要求,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信息支援
发表时间:2024-04-20 17:01:13

习近平同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就中加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国同加蓬传统友好,两国友谊历久弥坚。半个世纪来,任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加始终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双边关系不断提质升级,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我高度重视中加关系发展,愿同恩圭马总统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赓续中加传统友谊,深化双边务实合作,丰富中加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携手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发表时间:2024-04-20 16:57:0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景海鹏颁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朱杨柱、桂海潮“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给景海鹏颁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朱杨柱、桂海潮“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2024年4月18日)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5个月,先后进行1次出舱活动、1次太空授课,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完成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下的平台管理照料,于2023
发表时间:2024-04-19 10:00:3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班牙文版阅读分享会在阿根廷举行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15日电(记者席玥王钟毅)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班牙文版出版10周年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班牙文版阅读分享会15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在活动上致辞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统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读者得以从中了解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党,如何发展国家、如何与世界相处以及如何带领人民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希望更多阿根廷朋友通过这部著作了解和读懂新时
发表时间:2024-04-17 16:59:5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
发表时间:2024-04-16 17:48:02

习近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一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
发表时间:2024-04-16 17:42:54
<< 119 120 121 122 123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