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第一学习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法治人才培养

◇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应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知识来源,实现从西方理论“搬运工”到中国学术创造者、世界学术贡献者的根本转变。◇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
发表时间:2023-08-14 15:33:2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等要求,现就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提出
发表时间:2023-08-03 17:05:26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问答》紧跟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注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深入浅出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问答》共分7个板块,59个问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3-08-02 17:29:03

瞭望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以民为本,循法而行,对公平正义的探索和实践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治社会的基础日渐稳固◇悠远浩瀚的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都蕴含丰富的法律文化精华和国家与社会治理经验,深入发掘、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激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发表时间:2023-04-24 15:27:57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在“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节日祝贺和慰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改革
发表时间:2023-01-09 17:19:26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这篇署名文章聚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我们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文章深刻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2012年12月,刚刚当
发表时间:2022-12-21 15:35:21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署名文章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题: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署名文章引发热烈反响新华社记者“我们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12月19日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
发表时间:2022-12-20 10:09:33

习近平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题: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习近平今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40年来,现行宪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们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制定和实施宪
发表时间:2022-12-20 10:06:57

增强法治意识 提高法治素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⑥

不论职务多高、资历多深、贡献多大,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按法规制度办事,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就能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北京怀柔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选人用人重要内容;浙江桐庐定制法治公交专线、法治公交站等普法载体,把法治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情景课堂
发表时间:2022-12-02 10:19:29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深刻领会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法治篇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深刻领会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法治篇新华社记者“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作出深刻阐述。新时代10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维护宪法权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冬时节,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杨懿走进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一个社区,就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内涵向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一场生动宣讲。随着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日益临近,重庆市司法局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再到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构成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与标志重要制度……新时代10年,一个个切实的制度举措有力推动宪法实施,让宪法精神在全社会落地生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我们重任在肩。”杨懿说,要结合二十大报告深入开展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努力增强基层群众的宪法和法治观念,为法治社会建设凝聚基层力量。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主监督小区公共收益收入的具体方式方法应更明确”“重新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具体程序要更有操作性”……11月7日,安徽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的会议室内,基层人大代表、街道相关单位代表、居民代表围桌而坐,对正在征求意见的《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展开热烈讨论。来自基层的声音“直通”立法机关,助力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这样“开门立法”的场景,如今在各地屡见不鲜。截至今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已达32个,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还带动省一级、设区的市一级人大建立了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立法工作充分汇聚民意民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我们要以此为指引,继续探索‘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实践,坚持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原则,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以良法保善治。”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凌海群说。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日前,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市民杨女士签署了线上告知承诺书,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所需证件。“原先办证需要提交许多证明材料,现在都不用带了,真是太方便了!”她高兴地说。新时代10年,我国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共推动各地方各部门清理证明事项2.1万多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压缩,为企业群众办事“减负”。在此基础上,2020年底,我国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用“承诺”代替“证明”,行政机关通过信息共享、事中检查、事后核查等方式,加强告知承诺信用管理。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接下来,我们要围绕‘一件事一次办’、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改革、智慧政务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谋划,让审批服务手续更简、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优。”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沈俊说。群众身边的“小变化”,折射法治政府建设的“大实效”。长期以来,由于涉案车辆数量多、案值大,处置流程复杂,交警执法工作时常会遇到一些群众质疑。为此,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研发“平安扣”系统,不管是存在违法情形的大货车、小客车还是电动车,从查扣环节开始,系统会按时提醒民警公示、处置,要求在处置的重要环节上传电话录音、存单、照片、视频等,实现涉案车辆、证件处置闭环。截至今年9月,全国公安机关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994个;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建立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制度……公安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升,是新时代10年我国依法行政扎实推进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智能化、科技化手段,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法制处相关负责人说。严格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近日,一场“云参观”直播活动在杭州互联网法院拉开帷幕。无需来回奔波,立案、递交材料、开庭等环节均可线上完成……直播活动中,约50万名网友近距离体验到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高效便捷。设立专业化审判机构,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成绩单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我国先后设立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在上海、北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设立金融法院,在杭州、北京、广州设立互联网法院等,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对专门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审判的司法职能。“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错案发现、纠正、防范和责任追究机制……新时代10年,司法体制改革举措环环相扣,步伐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这也是我们互联网法院的使命所在。”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洪学军表示,未来要率先在技术应用、机制创新、规则创设、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互联网司法样本,助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走向深入。云南昆明市宜良县,蜿蜒而下的南盘江流水潺潺。10月27日,在宜良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见证下,李某父子将出资购买的鱼苗放入南盘江进行生态修复。此前,二人因非法捕捞水产被当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据统计,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施5年来,截至今年10月,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总体布局有力推进,在维护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光辉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紧抓公共利益这一核心深入实践研究,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贡献更大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地……新时代10年,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步履铿锵,迈向良法善治的更高境界。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责任编辑:安勇
发表时间:2022-11-26 17:10:39
<< 1 2 3 4 5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