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指出这样一条路

分享到

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学习进行时】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和高度重视的大事。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调研期间,“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八个字被习近平反复提及。

习近平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指出的这条新路,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三个“独特”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80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一部校史也是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

这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活动的安排也颇具深意。在立德楼观摩思政课,在博物馆了解校史,在图书馆察看红色文献……传承红色基因的用意不言自明。

80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从战火纷飞下一所地方性“公学”,发展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生动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

习近平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创办和领导的高等教育就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精神品格,也是全国高校建设发展的基本遵循。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好思政课十分重要。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强调了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要求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乘势而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难得的时代机遇。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

这次在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对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强调了四个方面。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这四个方面,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贯穿其中的内涵也十分明确: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担负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严爱相济、润己泽人 

习近平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

大师,首先是好老师。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始终牵挂于心。

我国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永远值得弘扬。习近平寄语广大教师,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习近平心中,好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也是“人师”。他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勉励人大的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这也是他对全国青年的殷切期望。



责任编辑: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