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回访

分享到

第5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

这一回,他走进思政课堂,同青年学生们一起就座,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硕士生王曈曈激动地说,当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立德楼思政课智慧教室,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总书记面带微笑,坐在了王曈曈的身边。

当时正在上的,是本科生的思政必修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在中国人民大学,这门课采取了大班教学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小班研讨会邀请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参加。大家围坐在课桌旁,就“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主题开展研讨。

“总书记听得很认真,听老师的授课、听同学们的发言。”王曈曈说,“他坐在我们中间,这位特殊的‘同桌’非常亲切。”

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播放了视频《陕北公学》,带领同学们回顾“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的红色历史,重温人大人心中的延安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薛思齐的座位,紧挨着总书记。他说:“这种形式的研讨课,小课堂和大实践相联系,课堂学习与解答青年的人生疑惑相契合、与青年的人生规划相连接,更能够入脑入心。”

认真听完同学们的提问与发言,习近平总书记也参与进热烈的讨论中,勉励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总书记的讲话史论结合、指导现实,让我知道了思政课应该怎样去学、怎样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用彻底的理论去说服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本科生高嘉潞听得心潮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思政课堂,这体现了他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他亲身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考察了我们能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另一方面更是率先垂范,为大家上了一堂鲜活的思政课。”王易说。

走出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博物馆观看校史展,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建设发展和近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

“总书记始终立足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江山永续的高度,思考党创办和建设新型高等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贾铁英说,“作为一个博物馆人,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充分弘扬人民大学的红色校史;作为一名‘80后’,我会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比我更年轻的后辈了解和传承这份红色基因。”

博物馆前的广场上,名家云集。期颐之年的人口学家邬沧萍、95岁的中国新闻史学专家方汉奇、耄耋之年的哲学家张立文……

看到大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高兴。他同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亲切交谈,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

“这是我时隔10年又一次在校园见到习近平总书记。”邬沧萍教授追忆往事、畅想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来过中国人民大学多次,每一次对学校都关怀备至。作为老教师,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好传帮带工作,用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帮助培养青年教师骨干。”

红色文献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其中主体是我们党在革命年代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所形成的图书资料,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上的相关人物、著作等情况都非常熟悉,可谓如数家珍。”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说,从不同译本的《共产党宣言》到党的领导人早期著作,再到珍贵的古籍善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图书馆看得认真、问得仔细。

世纪馆北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同师生代表座谈。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94岁的刑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高铭暄发了言。他说:“总书记对教育事业充满关怀,他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正是我们一代代人努力的方向。”

环境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玥参加了座谈,离总书记只有五六米远。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殷期许。我明年即将毕业,我要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感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王玥说。(记者胡浩、徐壮、范思翔、董博婷、张研)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