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亚峰:一位律师的西部志愿之旅
- 发表时间:2025-03-21 15:04:03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闫亚峰律师已经收拾好公文包,准备同司法所同事一起驱车前往索伦镇丰林嘎查调解一起耕地纠纷。这是他来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索伦镇的第8个月,这样的调解早已成为日常。
在索伦镇丰林嘎查会议室,闫亚峰见到了纠纷双方。经过了解,双方是因地界的事情发生口角,闹得不可开交。闫亚峰先安抚双方情绪,随后耐心地为当事人讲解民法典中相关法律规定,讲述类似案件的解决方案。双方本是关系不错的老邻居,经闫亚峰调解,双方各让一步,最终握手言和。
闫亚峰是河南都典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怀揣践行法治理想的他,毅然报名参加了“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面对亲友同事的担忧,闫亚峰内心十分坚定,跨越1800公里,奔赴索伦镇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
抵达索伦镇后,他向居民免费提供法律服务,从零开始筹备成立了法律咨询室,“虽然中西部文化存在差异,但村民对法律的接受程度并不低,只是在法律问题上常常求助无门,面对纠纷时无从下手。”闫亚峰律师说,从到索伦镇以来,他已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法律咨询和代书服务120余次,办理了12件法律咨询案件,起草了30多份法律文书。
老百姓的事情再小也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大事。索伦镇乌敦嘎查村民张和与兽药店主之间因兽药致羊死亡一事,两家商量无果后求助于闫亚峰。闫亚峰与索伦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取证后,证实兽药没有问题,最终两家达成和解。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咱老百姓还真得当个明白人。”联发嘎查村民张晓东近日因赔偿案学习到了不少法律知识。数月前,兴安盟电业局在维修钢架基础时,挖开河坝致他家树地被水浸泡数月,造成很多树木死亡。后经闫亚峰奔走调解,最终,施工方赔偿张晓东3.5万元。因此一事,张晓东不仅挽回了经济损失,还成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
为草根台嘎查追回村集体经济财产114.8万元、帮助桥南社区房屋增加三年防水质保期、成功调解夏某与其某房屋租赁纠纷等等,农牧民法律需求虽不多,但涉及面十分广泛,土地、宅基地、婚姻、赡养、继承……从民事纠纷到劳动争议,无所不有。他不仅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还定期在乡镇开设普法课堂。最初,来听课的村民寥寥无几。看着空旷的村委会议室,闫亚峰没有气馁,而是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法律,还经常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讲解。渐渐地,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有时连村委会议室都坐不下。最让闫亚峰感动的是,一些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村民,现在主动当起了普法志愿者。
在河南律所执业的时候,律师内部分工很细,还有确定的专业方向。来这里后,闫亚峰成为“万金油”律师,做什么案件取决于当地群众的需求,“与其说是为索伦镇作贡献,不如说是一种交流交融,我也获得了很多。”
当记者问闫亚峰是否准备留下来,他笑着说道:“如果有机会,我渴望扎根这片沃土,为当地多做一些贡献!”
【责任编辑:刘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