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律师队伍,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律师行业党委决定在律师行业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

北京:高质效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盛夏已至,万物蓬勃。6月22日,一场以“党建引领聚合力融合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党建业务融合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全国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等领导与200余名律师齐聚一堂,探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近年来,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在北京市司法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互促,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律师在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擎旗铸魂立潮头千帆竞发显先锋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加强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确保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培训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北京律师行业先后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累计19万余人(次)参加。今年5月,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举办的北京律师行业党组织负责人政治培训班,立足行业实际、紧盯“关键少数”、精心设置课程,被学员们称为“铸魂之旅、修身之旅、赋能之旅、鼓劲之旅”,有效提升了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北京律师行业先后认定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党委等8家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为本市律师行业党建示范基地,这些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交流、展示宣传、引领示范等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参与感不断增强,实现行业党建“冲锋号”不停,发展“加速度”不止。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党委构建“大道红芯五型党建”特色品牌,引领律师忠诚履职担当,凝聚专业公益力量,践行执业为民初心;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打造“聚人心、跟党走、谋发展”的“悦心益”党建品牌,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党建引领发展之路;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创办“细胖说法”党建公益品牌,通过开展法治宣传等方式,积极服务基层一线,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实现了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旗帜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对75名优秀共产党员、7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4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扬。这些先进典型是北京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他们之中有坚持“公平为先、公正为要”,努力让经手案件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刑辨律师冯发海;有在服贸会国际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律所公益法律服务的律师梁对;有坚持带领律所“走出去”,用专业服务护航企业出海的涉外律师刘克江;有关注困难群体,热心公益事业,承办各类法律援助案件数百起的律师吴文国;有在涉军法律服务领域深耕多年,为支持国防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律师武丽君……他们的事迹集中展现了新时代北京律师行业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彰显了各级党组织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融合有道见真章创新实践促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持续推进行业党建“强基工程”“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先锋工程”,实现了全市律师行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去年,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广泛开展党建工作大调研和无党员律师事务所专题调研,精准掌握底数,明确了成绩优势、问题短板,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律师行业联合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律师事务所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如何推动律师行业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关键是要找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路径方法,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今年6月份举办的这次党建业务融合研讨活动,6家不同类型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分享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方式方法。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党委将党建融入涉外法律服务,发挥党委在重大事项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项目取得可喜成绩;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党委以制度创新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把党的领导融入律所治理结构,探索“四四模式”推动党建业务一体化;北京论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创作了多首普法歌曲,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开通直播间,成为老百姓“指尖上的法律顾问”;上海中联(北京)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在律所转型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律所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三次华丽转身,实现律所营收、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提升;北京市慧海天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公益法律服务,自2005年启动“慧海普法班车”至今,党员律师带头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累计开展公益法律咨询10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次);北京品臻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坚持以行动感化、以创新驱动、以平台赋能的方式解决律所联合支部“联而不合、联而不活”难题。他们的探索实践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经验,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就是这样不断给出一个个解决问题的答案,找准结合点、做实发力点,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躬身笃行践使命履职尽责显担当近年来,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始终坚持讲大局、谋发展,以“首善标准”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导律师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努力做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在哪里,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在哪里,律师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从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到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从全力保障冬奥会、服贸会等“国家主场”盛事,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北京律师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履职尽责,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一直以来,北京律师行业把涉外法律服务和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深度参与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等活动,发布涉外法律服务手册和涉外法律服务优秀案例汇编,“北京榜样·最美法律服务人”戴月、彭俊等一批涉外律师,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国企业与公民“走出去”保驾护航,在涉外领域展现北京律师的责任担当。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近五年,北京市各级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相关议案、建议、提案以及调研报告千余篇;律师们组建中小微企业律师服务团和市、区、所三级党员先锋队,深入开展“助企惠民”春季行动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建立“万所联万会”机制,推动律师事务所与1000余家企业协会商会结对合作,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北京律师行业深入推进党建引领行业融入基层治理,遴选500余名律师持续参与涉法涉诉案件化解工作、500余名律师进驻法院助力诉前调解,建立7000多个村(居)法律顾问点,12348热线平台年服务量超过百万人(次)。正如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刘延岭所说:“我们要把党组织的温暖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在每一次法律服务中传递法治温度,让法律条文真正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力量,把法治中国的愿景一笔一画写进老百姓的生活里。”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楫争先。新时代新征程,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司法部党组“五点希望”,持续深化“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从“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的跃升,引导广大北京律师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责任编辑:尚鑫】 [详情]
河南省司法厅发文引导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 持续扩大公益法律服务供给
8月12日,记者获悉,河南省司法厅下发《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引导全省律师积极适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聚焦“两高四着力”,主动投身公益法律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实施意见》明确,鼓励、引导律师开展多种多样的公益法律服务。包括: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公益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参与法治扶贫活动,提供公益性律师调解服务,参与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活动等。倡导每名律师每年参与不少于50个小时的公益法律服务或者至少办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在提升服务实效方面,要围绕满足群众基本法律需求,优先为城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强化劳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探索“互联网+”公益法律服务模式,充分运用各类服务载体,提供线上咨询、智能诊断、信息推送等远程在线服务。《实施意见》强调,要发展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和公益律师队伍,加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公益法律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完善行业主管部门和律师协会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社会公众评价、服务主体自评相结合的公益法律服务评价机制,引导行业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公益法律服务落到实处。【责任编辑:王丽】 [详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