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律师队伍,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律师行业党委决定在律师行业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

江苏泰州推动“法链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律师驻点提供“一对一”服务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公司法以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近日,一场关于生物医药企业的法律专题培训在位于江苏泰州的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江苏泰和(泰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该公司经营状况,为参与培训的人员讲解了诸多规定。这是泰州市司法局探索“大健康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推动“法链融合”,支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近年来泰州市医药产业规模占全省五分之一,现代中药等近20个大品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但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法律服务供需不平衡”“中小微企业法治意识、合规管理薄弱”等问题也亟待解决。2022年以来,泰州市司法局在“大健康产业链+法律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联合泰州市律师协会成立大健康产业法律服务联盟,并设立市大健康产业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汇聚专业律师力量轮流驻点,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涉企法律服务活动60余场,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600余次,梳理法律问题900余条,调解涉企纠纷280余件;促成29个重点项目签约,为多家大健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额近50亿元;通过“苏存证”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平台办理公证业务62件,为企业减免公证费用20万元。《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分设名律师工作室、企业法治讲堂、商事调解中心、援法议事工作室等功能区,安排律师驻点办公,常态化帮助产业链企业完善涉及知识产权、涉外法务、上市并购等方面的风险防控,促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全周期”协作机制建立。泰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江苏联盛(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朱联海介绍称,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市(区)两级法院等17个部门协同配合,63家律师事务所、122名律师、20余名公证员、10多名仲裁员参与其中。中心以医、药、养、食、游为重点服务内容,围绕企业设立、发展、成长、成熟、破产等不同阶段,研发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针对重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和定制式指导。此外,中心还会根据实际分类分层设立企业宣讲清单,定期组织专业律师赴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讲座,惠及200多家医药企业。同时,充分利用中心商事调解中心、援法议事工作室,建立健全医药大健康企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重要医药企业设置律师调解工作室,选派律师调解员进驻提供调解服务。“我们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党委和律师协会政治引领、组织领导、专业指导和推动落实等作用,精心组织、系统谋划、整合资源、强力推进,为律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添动力、聚合力、增效能。”泰州市司法局副局长赵峰表示。泰州还积极聚纳专业人才,持续提升法律服务硬实力。目前已引进12名“大健康产业链+法律服务”复合型人才,培育6个熟悉产业链特点的产业律师团队,打造了10家产业链法律服务“名律师工作室”。围绕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加强对大健康领域律师的定向培养,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组建“医药健康业务委员会”,加大与上海、南京等地律师协会、生物医药专业律师事务所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与12家大健康产业关联度高、专业性强的服务机构,构建起“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综合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平台。市律师协会还依托中心在当地两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设立律师实习基地,培养了一批产业律师,为推动律师行业服务大健康产业注入新生力量。【责任编辑:尚鑫】 [详情]
搭准时代脉搏 带领团队开拓创新——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聂卫东
“我们这一代律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时代的受益者。”金杜律所管理合伙人聂卫东在涉外商事法律服务领域持续耕耘20多年,参与完成过拼多多融资和上市、天合光能私有化、金鹰国际收购维达纸业等众多重大项目,带领金杜各部门持续助力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包括协助壁仞科技、齐鲁锐格、地平线等近百家科技企业创新创业,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由他主笔并带领金杜合伙人群体出品的书籍《创始人手册》《投资人手册》和《企业家个人风险防控手册》系列,亦在企业界广受赞誉。踏上时代列车一路开挂1997年聂卫东从厦门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法学硕士,三年后进入通力律所。“我很幸运,一毕业就赶上了时代的红利。”聂卫东忆起当初,彼时的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WTO),正积极融入全球化,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腾飞和对外开放带来法律服务领域的快速增长,新型、复杂的交易大量出现,推动了对非诉讼法律咨询的需求。“到处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刚工作没多久我们就接触到了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见证了早期一批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新的项目等着我们大胆练手,每天都在成长,都在琢磨怎么提升本领跟国际水平接轨。”聂卫东的主攻业务是股权投资和复杂并购,他边干、边学,成长一路开挂,“后来一拉单子,那时事务所做的大项目上,我的名字基本都在”。当时有人来挖他,“您别当律师了,直接来干投行吧”,他不为所动,继续专注律师行业。2006年,聂卫东以合伙人身份加入金杜律师事务所,主要做跨境并购、私募股权投资。“有时候会觉得浮躁,需要静下心来反思总结一下。”风头正健之时,聂卫东做了一个决定,2010年,他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学硕士,每天穿梭在图书馆、课堂之间,听各种讲座、读大量书。“有人白发苍苍依然奋斗在律师岗位,有人为一个很小的技术点会写一本书,这种对专业的极致追求,深深触动了我。”这一趟留学经历,让他心态上有了质的提升,“要在这个行业做得久、做得好,就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学成回国之后,聂卫东继续在金杜奋斗,深耕于私募股权投资、跨境并购、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等复杂商事法律服务领域,做了很多跨境交易,在业界颇有口碑。带领团队融合创新2013年,聂卫东开始参与金杜上海办公室的管理工作,后来成为金杜华东地区牵头管理合伙人、上海分所主任,现在是金杜管理委员会委员。和对专业的要求一致,他在管理上力求务实、专业和精细。“我们不是万金油律所,而是力求术业有专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比如金杜有几百个人做知识产权,各有所长,有人专长是涉外商标,有人擅长化工类专利,有人专攻电学领域,都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到极致,我们才能一起形成合力去挑战更大、更复杂的标杆项目。”一如20多年前搭准时代脉搏勇猛前行,聂卫东始终保有那份对时代气息的敏感。在全所层面,聂卫东作为牵头负责人或核心参与人,深度参与了金杜人力组织与教育培训、数字化发展、合伙人考评与发展、事务所运营与执行等多个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金杜数字化工作核心负责人之一,基于事务所整体发展战略,聂卫东积极推动全所数字化转型,组织IT部门和各业务部门深入挖掘法律服务的需求场景,先后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共享“问道”平台、代表性案件信息智能分享平台、合伙人个人信息交互主页等多个数字化应用项目和综合尽调平台、文件数字化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工具的落地,取得了法律专业服务智能化新突破。在事务所整体规划框架下,经过多年的积累,金杜上海分所业务已横跨公司业务、金融证券、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规、破产重整等多个领域。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方针指引下,他带领金杜华东六所合伙人在业务发展、管理优化、人才建设、客户服务、品牌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融合创新,走出了律师事务所通过区域性深度一体化夯实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之路。投身公共法律服务作为金杜上海分所的掌门人,聂卫东还带领团队积极投身公共法律服务,如在服务国家战略及本市重点工作领域,为上海财政、税务、商务、金融等本市政府部门、诸多本市国有企业,以及央行上海总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证券、期货、黄金、票据、清算、文化产权等中央在沪金融基础设施和在沪中央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法律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聂卫东牵头上海分所团队支持国家级贫困县宿松县的定点扶贫攻坚任务;为助力教育成果转化,与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携手共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心,并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紧密合作,积极参与高校联合培养方案的制订,开设符合法治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实务课程,带领金杜合伙人为学生授课,还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和就业岗位。2022年金杜上海分所成为全国人大法工委虹桥街道立法联系点下的联络点。在立法建议领域,聂卫东带领金杜上海合伙人参与了数十件立法建议工作,受到立法机关的赞许,为上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了贡献。【责任编辑:刘耀堂】 [详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