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荣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7月11日上午,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一行,双方围绕加强内地与香港司法法律界交流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等深入交流。7月11日上午,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一行。贺荣强调,今年3月香港特区制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进一步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屏障,为香港由治及兴注入强劲动力。去年以来,司法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与香港律政司稳步实施双方合作协议安排,在法治人才双向培养、大湾区律师执业保障、国际商事仲裁调解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务实成效。司法部将继续加强与香港律政司的互动交流和法律会商,持续完善律师、仲裁等法律服务领域开放合作措施,支持建设大湾区律师交流平台,推进构建粤港澳仲裁、调解、诉讼有效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双方围绕加强内地与香港司法法律界交流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等深入交流。林定国感谢司法部对香港律政司工作的大力支持,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参加会见。【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7-12 09:40:54

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会商机制首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7月10日,司法部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会商机制首次全体会议。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振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会商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法律事务合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资源统筹整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协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
发表时间:2024-07-12 09:40:02

《法治的印记——〈中国法治〉文集》正式出版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实践研究成果,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阐释,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中国法治》杂志从2018年至2023年10月杂志重点栏目刊发的文章中精选部分文章,整理成集,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法治的印记——〈中国法治〉文集》共收录文章49篇,约38万字。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法治》杂志作为司法部机关刊物,将更加关注全面依法治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助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行稳致远。【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7-11 10:05:38

王振江副部长出席全国律协第一期律师涉外业务培训班开班式

7月8日,全国律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一期律师涉外业务培训班,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振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全国律协会长高子程主持开班式。王振江指出,举办律师涉外业务培训班,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司法部党组提出的“五点希望”,加快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律师队伍的具体举措。司法部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建设工作,把涉外法治建设特别是涉外法律服务业发
发表时间:2024-07-10 09:50:43

司法部办公厅关于举办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法律实务培训的通知

广东省司法厅: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办理内地民商事法律事务专业能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将共同举办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法律实务培训。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7月18日至21日(18日报到,19日至20日培训,21日撤离)地点:广东省法官学院(广东省广州市)二、举办单位
发表时间:2024-07-08 15:42:27

司法部关于通过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2024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等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相关事宜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第5号)根据司法部2023年11月29日发布的公告(第12号),现就参加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4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专升本)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事项公告如下:一、网上填报申请信息参加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达到合格分数线的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4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专升本)和以同
发表时间:2024-07-08 15:38:25

司法部发布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指导案例

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对新时代青少年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青少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做好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工作,坚持“科学戒治毒瘾”和“毒品预防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近日,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这一主题,司法部发布6篇指导案例。这些案例分别是“未成年戒毒人员刘某的教育矫治案例”“开展动感蹦床训练提升戒毒人员体质的康复训练案例”“十六年接续照管青年戒毒康复人员彭某保持操守的案例”“帮助自愿戒毒人员赵某戒断毒瘾保持操守五年的案例”“运用‘红罂’品牌提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效果的案例”和“运用线上直播形式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案例”。此次发布的案例,是从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9500余个戒毒案例中挑选出来的,分别来自安徽、广东、广西、山西、福建、北京等6个省份,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教育矫治方法促进未成年戒毒人员身心康复。案例一中,安徽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未成年戒毒人员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差等特点,运用多种矫治方法,帮助未成年戒毒人员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认知,激发戒毒动机,塑造积极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二是渐进式动感蹦床训练打造运动康复新模式。案例二中,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引入小蹦床运动项目,通过分级分段开展训练,有效提升戒毒人员的体适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在科学戒毒道路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三是贯通强制隔离戒毒和后续照管开展全链条教育矫治。案例三中,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二十年来深耕“十步脱瘾法”,在所内开展认知行为教育,激发戒毒人员内驱力,出所后持续照管助力保持操守,帮助17岁戒毒人员保持操守16年,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四是精心探索戒毒康复新方法助力自愿戒毒人员保持操守。案例四中,山西省戒毒康复管理所探索总结出“四步五疗”自愿戒毒康复法,采取掌握吸毒诱因、修复亲情关系、多措对症治疗、开展衔接帮扶等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矫治手段,帮助自愿戒毒人员戒断毒瘾,持续保持操守。五是全方位打造禁毒品牌提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质效。案例五中,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创建“红罂”禁毒品牌,聚焦青少年群体实施“三点连一线”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法,有效提升了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毒之墙。六是创新开展线上直播拓宽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案例六中,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入分析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设计宣讲内容,与多部门联合举办“金盾护航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线上系列讲座,扩大了禁毒戒毒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以上案例均可在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阅。案例一未成年戒毒人员刘某的教育矫治案例案例简介:当前,新类型毒品及替代物质叠加滥用问题持续蔓延,吸毒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以青少年为主体吸食麻精药品和非列管成瘾性物质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成年戒毒人员有明显差异。安徽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一起未成年人戒毒案例,深入研究探索,运用改变不合理认知、情绪疏导和亲情帮教等方法,帮助未成年戒毒人员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认知,激发戒毒动机,塑造积极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戒治效果。案例编号:AHJDJZ1673948020案例二开展动感蹦床训练提升戒毒人员体质的康复训练案例案例简介:蹦床运动能够让戒毒人员感受到规律的弹振、腾空,体验到自由飞翔的愉悦和突破难度动作的兴奋,激发其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其协调性、平衡感和团队精神。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选取60名身体健康且无运动禁忌症的青年戒毒人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动感蹦床训练,每周3次、每次2课时、每课时30分钟,同时通过基础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肺活量、纵跳、台阶指数、选择反应时、跪姿抛药球、闭目单脚站立等体能测试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等心理测试,评估戒毒人员训练前后的整体状况。实践证明,蹦床运动能够有效提升戒毒人员的体适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案例编号:GDJDKX1719469485案例三十六年接续照管青年戒毒康复人员彭某保持操守的案例案例简介:毒品滥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型毒品滥用群体低龄化的特征凸显,青少年涉毒群体戒毒过程更易出现反复。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0年来坚持不懈用“十步脱瘾法”激发戒毒人员内驱力,戒毒所内,开展教育矫治帮助戒毒人员正确认识毒品危害、健全完善人格、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戒毒所外,实施后续照管持续赋能助力戒毒康复人员保持操守。17岁吸毒的彭某,解戒后连续保持操守16年,是“十步脱瘾法”成效的生动体现,为青少年涉毒群体戒断毒瘾提供了鲜活经验。案例编号:GXJDJJ1719417403案例四帮助自愿戒毒人员赵某戒断毒瘾保持操守五年的案例案例简介:山西省戒毒康复管理所探索总结出“四步五疗”戒毒康复方法,特别针对初吸、偶吸的自愿戒毒人员,抓住“未病、初病”窗口期,耐心细致开展矫治,搭建平台修复亲情。综合运用医疗、膳食营养、物理治疗、心理矫治、康复训练等手段,扎实开展就业帮扶、随访帮扶和心理帮扶,帮助自愿戒毒人员持续保持操守,取得良好成效。案例编号:SXJJDJJ1719456935案例五运用“红罂”品牌提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效果的案例案例简介: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聚焦青少年群体,通过建队伍、强基础、创品牌等手段,形成了在厦门家喻户晓的“红罂”禁毒专业宣讲团队,以集美禁毒社工和高校学生为核心的“集美分团”,在校中小学生组成的“红罂小卫士”,正在和已解除社区康复人员组成的“阳光小分队”,打造出红罂禁毒生力军。积极推广“健康人生、无毒生活”的理念,面向青少年推出“两城三所十校禁毒云课堂”,依托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等平台推送禁毒内容,编排“手语操”“答嘴鼓”“闽南语顺口溜”等特色创新曲目。截至目前,戒毒民警已累计开展校园毒品预防教育178场次,受众达38万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厦门市岛内学校的全覆盖。案例编号:FJJDXJ1719454834案例六运用线上直播形式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案例案例简介: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金盾护航”项目为依托,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探索使用线上直播的形式,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以“护航青春、绿色无毒”为主题,设计认识毒品与远离毒品、抵御诱惑与拒绝毒品、守护心灵与健康生活3个宣讲单元,通过“大兴土著”公众号面向社会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9万人,点赞10万余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也进一步提升了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丰富了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强化了禁毒宣传教育的质效。案例编号:BJJDXJ1719473235【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7-05 09:40:39

首期仲裁与司法审查同堂培训班开班

7月2日至6日,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官学院举办首期仲裁员与仲裁司法审查法官同堂培训。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卫列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最高人民法院副部级专委、二级大法官王淑梅出席开班式并授课。胡卫列介绍了近年来司法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积极发展仲裁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仲裁从业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仲裁工作的决策部署,提
发表时间:2024-07-04 10:47:39

赵昌华出席第十二届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

6月26日至28日,中国司法部副部长赵昌华应邀出席第十二届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在刑法主题会议发言并出席了论坛全会。赵昌华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司法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秉持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坚持以教育改造为中心任务、多措并举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等方面的中国经验;呼吁有关各方以更包容的姿态,开展相关领域合作交流,增进了解,互学互鉴,共同为全球犯罪治理与预防做出积极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
发表时间:2024-07-02 09:56:03

司法部举办部直属机关2024年第四次学习大讲堂

6月28日,司法部举办部直属机关2024年第四次学习大讲堂,邀请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员张梧,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专题辅导。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裕文出席,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黄祎主持。张梧研究员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系统介绍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全面阐释,为司法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作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
发表时间:2024-07-02 09:50:56
<< 13 14 15 16 17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