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做强“上海律师”服务品牌

分享到

上海市司法局近日正式印发《上海律师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20—2022)》,计划到2022年,上海每万人拥有律师达到12名,律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业务水平持续领先、高端人才集聚显著、国际认可不断提升。

这背后,离不开上海律师职业化建设的长期积累。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律师协会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律师行业通过严格的行业准入、长期的形象塑造、完备的职业保障以及完善的执业监督,走出一条坚实的职业化发展之路,全力做强“上海律师”服务品牌。

严惩违法违规避免信任危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当事人对律师未尽责代理的投诉呈上升趋势。早在2017年,上海市律师协会就成立投诉受理查处中心,当年即受理投诉案件270件,对占比较大的不尽责代理问题作出针对性惩戒和防控。

在上海律协受理的投诉案件中,利益冲突、违规收费、违反律师执业道德等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上海律协从制度和实控层面建立了律师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机制和预防机制,近年来律师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呈逐年下降趋势,极大维护了“上海律师”的品牌和形象,有效避免了信任危机。

“律师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提供法律服务不尽责、利用身份便利损害当事人利益、采用各种方法阻扰当事人解除关系等行为,极易导致社会瓦解对律师的信任。律师只要接受委托就应当尽职尽责,全身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上海律协副会长曹志龙说。

保障执业权利树立行业规范

第十一届上海律协主持编纂的《上海律师执业合规指引》正在最后的审稿阶段。这本由执业律师集体执笔解析律师行业执业规范的参考资料,全文十余万字,援引大量实际案例。

“本次编纂的合规指引逻辑清楚、内容详实,还对境外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律师执业规范制度和惩戒执业违规行为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不仅有利于拓宽对于律师执业规范的理解,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律师的国际视野。”曾参与编纂《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的上海律协第六届会长朱洪超说。

据了解,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是我国当时最为完备、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不仅成为上海律协后续完善执业规范工作的基础,而且一直被其他省市律师协会积极借鉴。

在此基础上,上海律协建立内部业务交流平台,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类案分析、风险预防、合规指引等,营造互学互助、互相促进的良好业务氛围,提升职业化发展的水平和能效。同时,专门成立职业共同体建设委员会,加强对本市公检法等职业共同体的联络与调研工作,进一步推进解决律师立案难、会见难、律师(助理)会见权问题。

上海律协副会长林东品说,只有充分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才能真正推动整个行业的职业化发展。上海律协不断优化律师执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及时构建和谐共生的职业共同体,充分发挥律师在法治体系内肩负的使命,挖掘专业法律服务的巨大潜力,塑造超一流的律所品牌。

加强职业建设促进提档升级

近年来,上海律协陆续举办上海青年律师党建知识竞赛、第二届华东律师辩论赛、“不忘初心,践行法律中国梦”主题律师征文、“我们都是追梦人”上海女律师演讲比赛等活动,律师职业素养大大提升。

“律师文化建设正成为推动上海律师职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在移动互联蓬勃发展的当下,要充分利用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律师文化建设针对性和影响力,引领律师职业化建设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效之路。”上海律协副会长徐培龙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律师行业党委、上海市律师协会专门组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组织部分行政法专业律师研究可能涉及的行政法律实务问题,为依法防控疫情建言献策,提供专业法律支撑。这种体现职业精神的务实之举对内进一步培育了职业化发展的行动自觉性,对外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品牌和职业形象。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上海律师职业化建设的核心内涵。近年来,上海律师广泛参与自贸区新片区建设、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服务进博会及参与立法、参政议政、社会治理、重大纠纷解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职业担当。”上海律协副会长陈峰说。

“要坚持以职业化促进专业化发展,推进上海律师行业不断提档升级。”上海律协会长季诺说,唯有如此,才能把上海律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职业水准一流、专业水平卓越、市场认可充分、国际声誉领先、社会责任彰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上海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服务保障和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