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的治理对策研究

分享到

2024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批捕、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量总体上升,其中强奸、抢劫、聚众斗殴等恶性暴力犯罪起诉人数位居未成年犯罪前五位。

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的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治理对策的研究旨在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让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笔者选取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裁判文书案例、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重大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案件等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的状况与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预防提供参考。

一、现阶段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情况检视

(一)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呈低龄化趋势且文化程度偏低

《白皮书》指出,2023年全国办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0063人,同比上升15.5%。而近年来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犯罪案件更是不胜枚举。相关报道指出,未成年罪犯一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未成年罪犯占全部未成年罪犯的80%以上。

(二)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以男性为主且团伙作案居多

在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中,男性占比偏高。根据最高检通报的检察机关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情况,校园暴力案件中涉罪未成年人以男性为主。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未成年人犯罪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从作案方式看,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中团伙作案明显,约占未成年人罪犯的30%左右。

(三)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类型集中且犯罪手段成人化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主要集中在强奸罪、抢劫罪和聚众斗殴罪三个罪名上。《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强奸罪10232人、聚众斗殴罪9999人、抢劫罪8378人,这三类罪名的起诉人数分别位居未成年人犯罪罪名中的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四名。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成人化倾向,一些未成年人在从事犯罪活动时有预谋、有计划、有分工,实施犯罪有条不紊,犯罪的性质由简单的侵犯财产、轻度伤害向抢劫、故意杀人等恶性暴力犯罪发展,犯罪后有意识地逃避警方的侦查,并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二、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成因分析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影响恶劣,犯罪社会学的观点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来自其成长的社会中诸多结构性因素,如家庭、学校、传播媒介等的影响。系统探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形成原因,有利于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良的家庭环境则是诱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一大导火索,其中留守儿童家庭和父母离异家庭是诱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两大不良家庭因素。前者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孩子被留给父母中的一方或者隔代长辈照料,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难以得到健全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而父母离异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同样由于无法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和教育,甚至可能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中,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形成偏激的性格,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选择使用暴力手段,因此极易引发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

(二)社会不良环境分析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不良同伴的交往经历和互联网不良信息。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未成年人拥有较强的模仿和学习他人行为的能力,如果长期与具有暴力行为的同伴接触,则容易增加其暴力犯罪的可能性。目前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传播,不仅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还成为诱发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在一些案例中,涉罪未成年人就是通过互联网浏览有关色情暴力的内容,并在网友的教唆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此外,一些犯罪方法以视频等方式在网络上传播,未成年人看到之后极易对该犯罪内容进行对照性学习,从而引发违法犯罪。

(三)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分析

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犯罪学的观点认为,自我控制水平较低的人遇到合适的犯罪机会,就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尚未完全成型,普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涉罪未成年人大多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常伴有负面情绪,冲动易怒。二是辨别是非能力的不足。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易受不良同伴交往和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治理对策

(一)矛盾纠纷视域下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概述

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是矛盾纠纷无法得到有效的调和化解而不断累积与升级,当积累的矛盾纠纷达到某个临界值后就会陷入冲动甚至丧失理性,错误地采用不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处理矛盾纠纷,最终酿成暴力犯罪的惨剧。

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防治本质上是对矛盾纠纷进行预防和化解,旨在通过预先设置一个制度化的缓冲地带,帮助未成年人与不同社会主体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排解负面情绪,从而预防社会矛盾张力的不断扩大,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遏制在萌芽状态。及时对矛盾纠纷进行合理的引导化解,抚平未成年人的负面情绪创伤,减轻未成年人所面临的消极压力,从而在源头上消除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基因,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二)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治理对策

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其犯罪特征多样、成因复杂,运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方法,构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治理体系必须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形成治理合力。

1.加强家庭教育监管。构建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应当从加强家庭教育监管入手,一是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关爱未成年人子女的成长,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杜绝家庭暴力行为。夫妻双方离异后应当继续对孩子履行抚养义务,最大程度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任何一方都不能推卸或者懈怠家庭教育监管的责任。二是推进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作。家长应当定期与学校就孩子的成长进行沟通,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更应当积极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当对隔代家长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三是科学识别和干预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虽然普遍具有激情性、突发性强的特征,但其犯罪意识和行为的产生却是一个逐步升级逐渐质变的过程。家长应当注重与未成年人进行沟通交流,当发现未成年人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时,要及早介入帮助孩子化解矛盾纠纷,防止其演变为暴力行为。

2.减少暴力犯罪的诱发因素。犯罪学的研究表明,消除未成年人所处环境中的暴力犯罪诱发因素的潜在影响,能够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加强校园教育管理。校园欺凌是学生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升级最终失控爆发的表现,是引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应当将反校园欺凌的法规融入到校规班规之中,推出特色的反校园欺凌课程培养学生的反暴力价值观,通过场景模拟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反欺凌意识;畅通欺凌行为举报通道和求助渠道,鼓励学生以匿名的方式对校园欺凌进行举报,同时注意保护举报者的个人信息;完善学校与家庭间的教育合作模式,提高对欺凌行为的甄别和干预能力,共同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二是减少暴力犯罪刺激。严格落实相关营业场所未成年人准入制度,网吧、酒店、娱乐厅等营业场所应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监督职能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开展宣传教育,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三是消除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媒介。酒精和毒品是两类诱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媒介物,通过严格管控未成年人接触这两类物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恶性暴力犯罪的潜在危险。

3.规范未成年人自身行为。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可以从涉罪未成年人本身入手,一是加强未成年人自我约束能力。探寻适合未成年人缓解、释放压力的正确途径,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二是强化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治教育。家庭、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德治与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促使其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也应当积极开展普法教育,使良法善治的观念深入未成年人的内心。三是绿色健康上网。未成年人应当规范使用互联网,树立文明绿色上网的理念;职能部门可主动联合家庭与学校对未成年人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教育、引导与监督,防止其因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作者:许兴文,北京大成(厦门)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