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 扩大解纷“朋友圈”共绘治理新“枫”景
- 发表时间:2024-03-11 17:11:09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法院案件总量以年均13%的增幅快速上涨。诉讼案件被看作社会矛盾纠纷的“晴雨表”,反映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同时也折射出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促推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是代表委员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他们肯定了人民法院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实诉源治理工作成效,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靠前发力释放潜能
“‘有事找法官’已经成了辖区老百姓的口头禅,也是法官面对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博物馆副馆长韩莉说。2023年,她到河北省隆化县存瑞社区法官工作站调研时了解到,法官下乡入村、进社区、进课堂,把诉讼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韩莉说。
这样的场景,是全国法院共同参与诉源治理、深入群众靠前服务、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全国人民法庭布局不断优化,人民法庭司法服务实现全国城乡有效覆盖。有的法庭立足司法专业优势,发挥指导调解法定职能,推动行业性、类型化纠纷或区域性突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村社镇街,促推诉源治理。有的法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需求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规范化诉讼服务,在基层综治中心设立巡回服务点,最大程度释放人民法庭诉讼服务潜能。
“以我所在的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为例,省身村集合邻里法庭、检察官连线、邻里警务室、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等资源,打造了全市首个村级综治中心。”有着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金笔说道。
“依托这个阵地,法官等多次到村组一线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现场调解和案件答疑等服务,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镇村一级矛盾纠纷变少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吴金笔说。
“身处基层,我对基层矛盾纠纷的复杂性深有体会。”扎根基层3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人民法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将司法资源延伸至基层治理最末端,非常接地气,值得点赞。”范振喜说,这是人民法院的解纷探索,也是社会共治的美好蓝图。
凝聚合力同向而行
在“靠前站”激发诉源治理潜能的同时,人民法院持续扩大“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朋友圈”,强化“引进来”疏导止讼,狠抓“走出去”指导化讼,凝聚治理合力。
最高法推进“总对总”多元解纷,会同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等13家单位建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携手发挥行业专业调解优势,努力把各类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
报告显示,最高法示范带动,制发1至5号司法建议,各级法院跟进发出司法建议9429件,携手相关部门力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记者了解到,全国法院通过委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组织等成功调解纠纷1199.8万件,同比增长32%,占同期诉至法院民事行政案件总量40.2%。
这些数据展示了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组织一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诉源治理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对这些方面的工作十分关注。他说,最高法强化问题导向,发出司法建议或会同有关部门协同治理,促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要在更多行业性、专业性强的领域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吴金笔也道出了他的期待。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镇社区、各行各业落地落实,最高法会同司法部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最高法通过业务培训、案例指导等方式组织培训调解员47.2万人次,不断提升调解质效。各地基层法院及人民法庭立足专业优势,加大对调解员培训指导。
“抓好诉源治理是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治理的重要抓手。”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司法厅副厅长邓健介绍说,2023年,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突出诉前调解作用。
“我们将与人民法院共同发力,全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实质化解,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邓健说。
促进治理同题共答
“充分发挥律师促公正、助治理作用。”“促推建立律师参与调解市场化机制,共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报告提及,人民法院在以能动司法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也与广大律师“同题共答”。
“期待继续强调发挥律师的调解优势,助力诉源治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建议,将律师协会依法设立的民商事调解中心纳入法院调解机构名录,吸引部分专业律师以调解为主业,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
采访中,从事律师工作的代表委员对报告中这些内容都作出了积极回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监事长迟日大说,律师队伍在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的沟通协作,提高律师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的参与度。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也应当制定和完善律师调解服务标准和规范,促进律师调解工作规范化。
“发布一案、教育一片”,案例是活的法律。人民法院处理涉诉案件,既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更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具有参考示范意义的权威案例,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司法裁判的评价、引领、教育功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得到律协和广大律师有力支持,一批优秀推荐案例已获首批入库。”报告中说。
“最高法面向社会开展案例征集后,广大律师积极参与,自发报送了一批案例。全国律协经与最高法研究室商议,组织刑事、民事、行政法等专业委员会的律师,报送了一批案例。”高子程说,律协和广大律师将以更丰富的视角推荐案例,方便各类调解组织做好当事人的引导、说服工作,尽可能促成调解。
【责任编辑:刘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