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路上的追梦人——公益律师柳九一退休发挥余热帮助困难群体

分享到

       柳九一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图/受访者提供)

  初见柳九一,他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身姿挺拔,脸上总洋溢着和蔼的笑容,说话语速很快,乡音里裹着质朴的热忱。

  他是江西昭萍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也是所里公益律师团队的带头人。2022年,他从萍乡市安源区法律援助中心退休后,来到该律所,并创办了律所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继续为困难群体“撑腰”。

  柳九一告诉记者,他的初衷就是想为群众伸张正义,用法律帮助更多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法庭庭长到公益律师

  江西昭萍律师事务所位于萍乡市湘东区。3月21日,记者来到该律所,见到柳九一时,他正匆匆忙忙地从外面赶回来。上午才参加了一个案件的开庭,下午又要调解一起劳资纠纷,这是柳九一工作的日常。

  1989年,柳九一从江西司法学校毕业后,扎根法院系统,从书记员到法庭庭长。2011年,他主动请缨调入安源区法律援助中心担任法律援助律师,自此与公益结缘。

  提及转型初衷,他忆起2018年的一起案件——当年,几名外地青年在萍乡火车站摆摊售卖土特产时,与当地青年发生争执,其中一名外地小伙子受伤。

  几天后,该事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受伤小伙子的同伴到萍乡市安源区政府寻求帮助。柳九一作为安源区法律援助中心公益律师,被指派处理此事。他在接手这件事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外地青年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柳九一的耐心引导下,这些外地青年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并表明了诉求。他们希望获得赔偿,让伤人者得到应有的处罚。

  最后,在柳九一的帮助下,该案件顺利开庭,伤人者受到刑事处罚,受害者也拿到了相应的补偿。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柳九一:“许多人并非不愿维权,而是不知如何维权。”此事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他投身公益法律援助的决心。

  提供公益法律服务300余次

  2024年5月,柳九一在江西昭萍律师事务所牵头成立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与萍乡市湘东区委政法委、湘东区司法局深度联动,开展法律援助、调解纠纷、普法宣传等公益法律服务。不到一年时间,该团队已提供公益法律服务300余次。荣誉墙上也已经挂满了锦旗。

  看着其中一面锦旗,柳九一似乎想到了什么——

  2024年10月,柳九一受湘东区委政法委的邀请,联合调处一起因房地产开发商拖欠工资引发的信访纠纷。柳九一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往现场,一场联合调解就此展开。

  该案件涉及房地产开发商、建筑总承包商、工人、业主四方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处理。柳九一和湘东区委政法委调解员坐在一起,抽丝剥茧地了解案件经过,深挖矛盾根源,商讨解决办法。

  其间,柳九一发现,建筑总承包商和工人的矛盾点在于部分工程数量计算方面存在争议,于是提出结清无争议的35万元工程款,剩下存在争议的工程款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方案,工人和建筑总承包商、房地产开发商均表示同意。终于,在几次调解后,得出了让四方均满意的解决方案。

  工人在收到工程款后,拆除了该小区里的脚手架,业主顺利收房,该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柳九一如是总结。 

  能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问题就是圆满解决了的。在他心中,没有顽固不化的人,只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走投无路的人。因此,他走上了公益法律服务这条路,希望能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培育公益法律服务“后浪”队伍

  “独木难成林,公益需要接力。”柳九一深知,仅凭一人之力难以惠及更多群体。他着力培养年轻律师,将公益精神融入律所‘基因’。“我希望我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能让法治惠及更多人。”柳九一说,他现在年纪大了,总有干不动的一天,所以他要培养律所里的年轻律师,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公益法律服务中来,只有这样,公益法律服务事业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当记者提起公益律师团时,柳九一眼中泛起泪光:“看到年轻人主动扛起责任,我这辈子才算没白干。”他告诉记者,律所里有一名律师,叫杨君奕,也是公益律师团的一分子,她是受其影响最深的律师。在他的讲述中,记者得知,杨君奕曾为帮求助人讨要工资,整整一个月都在寻找拖欠工资的老板,其间遇到很多挫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最终顺利帮助受援人要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我希望在律所里营造公益法律服务的浓厚氛围,让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其中,这样我才算真正做好了这件事。”柳九一深知困难群体承受的痛苦和无助,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他拼尽绵薄之力,为他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现在,他在当地小有名气,大家也都知道,有法律问题就找柳九一。

  采访尾声,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交谈,柳九一边往门边走,边对记者表达歉意,说湘东工业园工作人员来的电话,一起劳资纠纷的双方都到了,要他赶过去。很快,柳九一和他徒弟杜怡佳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责任编辑:宋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