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为奋进新征程贡献法治力量

分享到

强化法律服务 回应群众期待

去年5月,郭某江等15名农民工来到山西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公司拖欠工资两万多元,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原来,郭某江等15名农民工在山西太原一家餐饮公司打工,因公司未足额支付工资,15人向太原市小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某承诺支付工资,但并未兑现承诺。

法律援助工作站立即启动了援助程序,指派律师进行办理。最终,在律师的帮助下,郭某某同意一次性支付拖欠工人的工资。

近年来,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司法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助力农民工”“扶贫奔小康”等“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近140万件,受援达216万余人次,有效维护了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

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目前,全国64万多个村(居)均配备了法律顾问,基本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全面建成并不断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达4.1万余个。

image.png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司法局结合实际创新普法载体,图为律师使用网络平台为公众普法。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今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其纳入“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司法部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导各地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乡村企业“法治体检”,宣讲涉农法律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司法部将更加积极主动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把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发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长期稳定。”据了解,司法部将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确保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7月1日,司法部政治部贺江敏作为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时心情非常激动,深感自豪,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初心使命践行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