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谋发展 建言显担当——2025年河南省两会上的律师风采

分享到

  

参加2025年河南省两会的部分律师代表委员合影留念。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17日起,河南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全省各地的律师代表委员,肩负着全省人民的期待,满怀履职热情、共商发展大计,成为会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河南省律协秘书长王宇生说:“律师代表委员立足专业优势、实践优势,着眼全省大局、人民需求,为深化改革发展发出‘法治声音’、为促进民生福祉贡献‘法治智慧’,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

  一份份务实创新的议案提案、一个个饱含温度的意见建议,彰显着人民律师心有大局、胸有良策、肩有担当的精气神和新风貌。 

  聚民力,以高质量履职推动社会进步

  每年省两会,律师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意见建议都会得到广泛关注。他们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聚群众智慧、献务实之策,架起了一座高效畅通的民意桥梁。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过境免签政策的内容,河南省人大代表、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煦燕由衷高兴。去年省两会期间,她建议“加速推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我省落地”,被省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并积极推动落实。去年9月,河南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获批省内全域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的省份。“从提交建议到政策落地,我切实感受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建议能顺应时代、推动进步,这就是履职价值所在。”她说,去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我省过境免签时长“升级”为240个小时,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如今正不断释放。

  深入基层调研,听取群众意见;“线上+线下”与公众沟通互动……河南省律师代表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察民情、聚民力,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立足专业优势和基层调研,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金学苑律师事务所律师马书龙多次对河南省立法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去年,他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将《河南省平安建设条例》列入提请审议项目,以立法推动解决平安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同年6月,《河南省平安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今年,马书龙基于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需求,结合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实际,建议制定河南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将河南省内河航运发展的配套政策规范化、法治化,为营造水运发展良好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胜蓝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红平在2023年省两会上曾围绕高质量建设法治乡镇、推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提出建议,得到回复、落实;去年,她走上省两会“代表通道”,分享了自己广泛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故事。“当提出的建议受到重视、得到落实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履职更有动力。”刘红平说。今年,她继续将目光聚焦法治建设,带来两份建议: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聚焦发展大局、群众期盼,律师代表委员运用法治思维、从法治视野提出方案,展现了法律人参政议政的独特优势。

  汇民智,为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言献策

  发展是第一要务。在省两会期间,律师代表委员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省之要者”,展开热议。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河南省政协委员、北京观韬(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红艺对创新的政策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建立完善干部容错纠错制度,为创新探索提供试错空间,有助于营商环境优化和创新活力激发。”她建议制定河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明确干部可容之“错”的边界、容错纠错程序等,通过科学、严谨、可操作的制度“盾牌”,帮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创新浪潮。

  发展离不开坚实法治保障。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众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历彩提出“提高行政质效和公信力,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提案,建议: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诚信提升行动,聚焦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政务失信问题治理;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效能,探索推行“综合一次查”联合执法检查模式,为企业“松绑减负”;充分发挥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作用,促进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省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涉外民商事法律诉求随之增加。仲裁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点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剑南建议成立“河南(自由贸易区)国际仲裁委员会”,加强与国际仲裁机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提供诉讼、仲裁、调解等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助力河南涉外法律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这让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盛意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新成倍感振奋。“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无数珍贵文物长眠于此。”曹新成认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施行在即,制定科学、系统、具有前瞻性的河南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势在必行,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文物保护新格局,守住历史文脉。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围绕这些话题,广大律师代表委员汇聚群众智慧、发挥专业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体现了人民律师的责任担当。

  暖民心,用高质量建议助力民生改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律师代表委员携民意而来、为百姓发声。

  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医疗保障工作仍主要以政策性文件为主导推动,与群众高品质医疗保障需求存在差距。”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新涛建议,在广泛借鉴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尽快制定河南省医疗保障条例,作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民以食为天。“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倚天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斌建议,要完善法律法规,细化安全标准,落实监管责任追究制;优化监管机构设置,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社会监督;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通过设立食品安全科研专项基金等方式加强食安领域科技创新。

  “舌尖上的安全”同样引起了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允的关注,2023年、2024年省两会,黄允共提交提案13份,全部立案,部分提案获省政协“好提案”。“校园食品安全牵动千万家庭。”今年,他聚焦学生餐,提出要进一步建立严格的食品来源追溯、检验检测、留样备存和责任追查制度。 

  “一老一小”牵动民生福祉。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信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亚萍就养老、托育服务分别提出建议。养老方面,建议加强设施建设与布局,制定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培养养老护理员、康复师等专业人才;在解决“带娃难”上,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加强高校相关课程建设,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健全婴幼儿托育服务制度,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河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隆安(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京辉持续关注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有些小区加装电梯的同时搭建‘连廊房’,变相增加自家面积,损害了邻居的合法权益。”他建议,要严格、全面落实《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技术标准》中对设计、施工的要求,明确责任后果,一旦违反标准,责令设计、施工单位退出相关投标,进行违规处罚、追究法律责任,依法推进惠民工程。

  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力量在建言中不断凝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省两会胜利闭幕。律师代表委员信心满怀走出会场,纷纷表示,要将会议精神带回工作岗位,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定位,践行执业为民宗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法治力量。

  他们在省两会上发出律师“最强音”

  律师行业省人大代表:

  马书龙(河南金学苑律师事务所主任)

  韦苏滨(北京盈科〔南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管委会名誉主任)

  刘红平(河南胜蓝律师事务所主任)

  杨新涛(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煦燕(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名誉主任)

  胡亚萍(河南信鼎律师事务所主任)

  胡剑南(河南点石律师事务所主任)

  曹新成(河南盛意律师事务所主任)

  律师行业省政协委员:

  马高峰(河南汇星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王历彩(河南众盈律师事务所主任)

  朱青霞(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晓良(河南安多律师事务所主任)

  何红艺(北京观韬〔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启超(河南砥砺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艳玲(河南新雅琪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晴川(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主任)

  周斌(河南倚天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赵京辉(北京市隆安〔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赵晓阳(河南牧真律师事务所主任)

  索亚星(北京大成〔洛阳〕律师事务所主任)

  黄允(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主任)

  谢涛(河南震世律师事务所律师)

  雷智慧(河南王松华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