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律师在行动
- 发表时间:2025-04-25 10:18:24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旨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将知识产权作用发挥提到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国际竞争力和核心要素的高度,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举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在此过程中,在法律服务工作者中主要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本文简称“知产律师”),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特别是保护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知产委”)引领和指导全国知产律师发挥职责作用和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能动创新,全方位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一)推动知产律师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在全国知产律师投身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及保护的法律服务过程中,知产委作为强大的后盾,为知产律师提供帮助及有力支撑,推动律师在知识产权领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全国知产律师办理的个案,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和知识成果的价值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充满活力且法制健全的创新生态和良好环境。
1.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业务交流、培训,起草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促进全国知产律师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知产委及各地委员每年积极开展业务交流和培训等活动,提高律师专业能力,加强业务沟通。2023年,知产委全体委员开展授课培训会17场,参与其他机构研讨活动70场。同年10月,在深圳举办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度交流会,近500位律师参加,参会人数创造了历届之最。2024年,知产委参与或组织的各项活动涉及25个省(区、市),共计81场。其中,在天津的业务交流会主题为“以高质量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会议形成共识:保护知识产权实质上就是守护创新活力。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内的探索与进步,不仅精准对接了新质生产力对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还有效强化了创新成果的权益保障与高效利用,为产业升级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同时保障服务的规范化,知产委针对新兴领域,特别是新业态、新类型的领域,制定业务操作规范和指引,编撰各类实务著作。如2021年,知产委牵头汇编《知识产权商用化实务研究》; 2022年,修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商业秘密法律业务操作指引》;2023年,22名委员律师组成项目小组编撰《专利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指引》等,包括知产委多位委员在内的27名资深知产律师参与编著《商标法精解与实务指引》,对帮助律师理解商标法律制度和办理商标案件实务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2024年11月,知产委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示范文体制作工作。
2.积极落实公益培训项目,深化各地区律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与优势互补。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水平不均衡的情况,全国律协知产委于2023年设立“向日葵计划”公益培训项目,旨在促进不同地域知产律师的交流合作,提高知产法律服务水平。首期活动“东三省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交流会”于2024年7月27日举行。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知产律师近150余人参会,会议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升县域律师法律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知产委组织资深律师参加全国县域律师示范培训班,讲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相关内容。
3.编撰《中国知识产权律师年度报告》,聚焦业内动态,展示知产律师服务阶段性成果。
自2020年起,知产委每年编撰《中国知识产权律师年度报告》,总结知产律师的工作成果,汇总知识产权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展示中国律师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探索和作为,为助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律师视角的思考与探索。
(二)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1.推动律师“专利无效口审”代理工作,扩大律师业务范围。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审查指南》修改前,律师只能以公民而非律师身份代理专利无效口审业务。2024年,知产委及全国律协相关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在不懈努力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准许在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的口头审理中,律师可以以律师身份担任代理人。
2.积极与其他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互动,共同探索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2021年1月,知产委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座谈会,就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2021年11月,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座谈会,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关于落实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繁简分流相关机制问答》提出意见建议;2023年2月,知产委委员参加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关于制定、发布涉外案件公证认证指引研讨会;2024年3月,知产委三位委员参加由中国女法官协会、中国女检察官协会、全国律协女律师协会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同主办的“凝聚巾帼智慧 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座谈会,与40余位来自法院、检察院、公安、律师行业、妇联等不同领域的女性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共话知识产权保护。
(三)关注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立法,各类司法文件、行政规范以及行业规范的制定工作
1.积极参与多项司法文件、行政规范以及行业规范的制定,提出意见建议。
2021年,知产委组织律师参与《商标代理管理办法》的修改,并起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规范商标代理机构的建议函》;同年,向立法部门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审查标准》的完善建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请提供涉药品专利链接审判工作建议的函》,组织专利律师进行专门研究和讨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意见建议;联合专业机构,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电子商务平台指导意见》 《网络知识产权纠纷司法解释》《专利行政案件规定》《知识产权民事证据规定》等司法解释进行研讨,形成修改意见并送交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知产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关于《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2023年,协助中国贸促会编写并发布《2022年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填补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缺少综合性指数型报告的空白,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2.积极参与《商标法》第五次修订工作。
2023年,知产委组成工作小组多次对商标法第五次修订进行研讨,经反复研究、精心准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关于对第五次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改的说明》。
3.聚焦相关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发展非遗文化,形成专业成果。
2024年4月,知产委在贵州主办白酒产业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研讨会,同时完成编写《白酒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南》,为全国的白酒产业健康发展提出法律意见建议。
此外,在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知产委各地委员积极行动,深入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贡献专业力量。
发挥优势,助推质量强国建设
(一)知产律师助力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制造业在其转型升级过程中,知识产权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知产委积极推动律师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产业专利布局、专利无效、技术转让、商业秘密保护等环节,全方位服务产业核心技术和品牌的法律保护。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律师深度参与产业知识产权维权,助力制造业突破技术封锁。
(二)助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产委高度关注科技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需求,紧密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等科技产业,组织律师为企业提供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交易和维权在内的全链条专业法律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针对算法、模型、数据、软件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需求,知产委在过去四年里密集组织多场前沿专题研讨,深入探讨AI领域的专利布局、算法版权保护、数据产权合规等焦点问题,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数据资产等领域构建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屏障,防范法律风险,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针对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知产委深入研究专利布局、技术许可、产业化转让等业务,帮助科技型企业最大化利用知识产权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同时,知产律师还针对在欧美市场的专利申请、数据保护、药品上市前专利风险分析等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确保企业新药产品全球同步上市的专利合规性。此外,总结知产律师服务经验,推动构建涵盖专利、技术秘密、数据等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法律服务标准,助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落地。
加强交流,深化涉外法律服务
(一)针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开展系统培训与专项法律指导
针对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的专利诉讼、商标抢注、商业秘密泄露、技术许可纠纷等问题,知产委组织开展系统性培训,提升律师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风险防控的服务能力。2024年,知产委组织开展“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出海’知识产权合规风险应对”专题培训,邀请知识产权和国际法律领域专家,围绕海外专利布局、跨境商标保护、技术转让、数据合规、反垄断应对等专题,为数百家互联网、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企业提供指引,帮助企业建立全球知识产权合规与风险管控体系。
面对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贸易和技术合作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指导涉外知产律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为跨境电商、技术出口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保障企业在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权益。
(二)深化律师涉外法律服务,助力“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自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设厂、技术输出、品牌拓展、知识产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知产委指导律师为企业提供海外专利、商标、技术许可等全流程服务方案,帮助企业提前布局,避免遭遇恶意抢注、专利壁垒,并帮助中国技术、标准与品牌“走出去”,在国际市场获得有效保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提升律师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知产委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协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等国际组织的互动交流,提升律师行业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及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国际话语权。如知产委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与前沿技术”第八届对话会,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冲击和挑战等话题发表专业意见,展现了中国律师对全球前沿法律问题的深入思考。
过去四年来,知产委紧紧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坚持立足律师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重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解决企业在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中的法律问题。通过完善行业规则、开展专业培训、强化案例指导、参与制度建设等多维度工作,积极引导律师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保护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知产委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理念,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国际竞争等重点领域,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专业化、系统化、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王正志,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