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的一千多个日夜——我的援藏故事

分享到

2019年7月,司法部号召广大律师积极支援西藏法治建设,带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法律人的信仰,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司法部首批“援藏律师服务团”。从那一刻起,我将暂弃亲情、面对挑战。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黝黑而淳朴的笑脸,这是我们心中藏区的模样。然而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尽管条件艰苦,但丝毫没有动摇我援藏的决心,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是使命的价值。

2020年7月,我做援藏律师整整一年。作为一名援藏律师,我从没想过惊天动地,而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在开展援藏工作的时候,一批批需要法律援助的藏族群众,他们的信任甚至是依赖,既淳朴又厚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不顾藏区的各种困难,再次报名参加司法部第二批“援藏律师服务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的磨砺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我作为一名党员律师,要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第三批“援藏律师服务团”招募律师志愿者的号角吹响时,我毅然初心不改再出发,立志三度志愿服务雪域高原。

三年来,我在藏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中,代写法律文书近600份,参加法治宣讲、社会普法活动近百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余起,解决了受援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法律问题。

日喀则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日光城”和“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之称。日喀则市下辖1个市辖区(桑珠孜区)和17个县,我的援助服务单位日喀则市法援中心的工作是办理一些无律师县的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在这里我办理了许多法援案件,也帮助了很多人。在这些案件中,有一起很普通的案件却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不能忘怀。

这是一起刑事案件,两名被告人涉嫌盗窃罪,经人民法院指定,日喀则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法指派我和法援中心的另一名律师分别担任两名被告的辩护人。两名被告人系情侣关系,我的受援人是妇女达某。她家里有身体状况不佳且年事已高的老母亲,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在达某先期羁押期间,只能由年迈的老母亲帮忙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该案启动法律援助程序以后,我们认真履行辩护职责,经过庭前的会见、查阅卷宗,进而将整个案件的证据和事实进行了梳理。2019年10月下旬,案件在江孜县人民法院如期开庭。我们从日喀则市区出发,在风雪中驱车两个小时到达了江孜县。

庭审当天有很多藏族群众旁听,庭审过程十分顺利,案件当庭宣判。法院判决达某适用缓刑,两被告人也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庭审结束,当我脱下律师袍,换好衣服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藏族老阿佳奔到我面前,眼含热泪地捧起了我的手,并用她的额头不停地叩着我的手,用藏语跟我说话。这位老阿佳是达某的母亲,特别感谢我为她的女儿提供法律援助。今天的判决结果,让她们一家又有了希望。那一刻,与其说是老阿佳感谢我,不如说我被眼前的她感动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看着老阿佳那真诚的眼神和布满沧桑不愿放开的双手,我对老阿佳说,如果要感谢,就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江孜县返程的路上,我心中感慨万千,作为援藏律师,我们曾经所做的都值得,我们未来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来西藏、为什么坚持援藏?这是我们的信仰,这是我的选择。援藏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的援藏工作苦中有乐,做得有价值,做得有意义。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但是我的人生因为援藏而更加精彩,生命因为援藏而更加坚强。

作为一名援藏律师,回顾三年来的援藏工作与生活,有艰辛、有收获,有汗水、有泪水,但我从未有过后悔。奔腾的长江、黄河,从青藏高原逶迤而下,不舍万里,奔向大海;珠穆朗玛峰巍然屹立在世界屋脊,任凭狂风把山顶的雪雾撒向天涯。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砥砺前行,初心不改。

(作者:刘沫含,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刘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