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信念 坚守高原
- 发表时间:2022-09-23 16:18:03
2016年10月,我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并在选拔、培训后如愿成为了一名“1+1”法律援助志愿者,来到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达日县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虽然面积比上海大几倍,但人口却只有3万。高原不仅有诗和远方的浪漫,更有缺氧和严寒的挑战。可以说,踏上高原之旅的勇气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冒险试探到坚定信念,是一步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挺过来的。
援青6年,我的足迹遍布达日县的9乡1镇,援助对象有牧民有僧人,接待咨询千余人,办理援助案件数百起。2021年,整个果洛州只有我1名志愿律师,我所援助的范围覆盖周边县,援助难度和工作压力不言而喻。我在几个县之间来回奔波,服务对象从广大群众到政府机关。每当被问及是否继续留下援助时,我总是笑着说,只要群众需要,我就有这个打算。
尽心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陌生的工作环境以及气候、语言、生活习俗的差异,对我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刚到达日县的时候,高原反应很厉害,吃什么都吐。高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感冒,而且很难治愈。这一切都没有让我退缩,熬过了困难期,我慢慢适应并坚持下来,很快便应邀参加了达日县政府为扶贫产业园开发项目召开的协调会,并提出法律意见,因该项目涉及许多贫困家庭,做好防范和化解风险尤其重要。从这个意义上,帮助政府就是帮助困难群众。
法援期间,我积极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协助当地司法机关办理疑难案件。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赔偿受害人8万元后反悔,想再要回这笔钱。我主动帮助调解,耐心告知犯罪嫌疑人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其中的利弊关系,让他自主选择。犯罪嫌疑人最后表示愿意赔偿,并同意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牧区一贫困户和女儿相依为命,但女儿被男方诱骗,陷入家庭暴力,不幸在外县身亡。当事人多次讨要说法,却均无结果。经县政法委和司法局同意,由我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我先后两次上门进行法律服务,了解案情,办理援助手续,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该案最终达成调解,受援人非常满意。
努力提高当地群众法律意识
开展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理念,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人民群众心里,提高他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是律师的重要职责。
当地属于藏族牧区,许多人不懂汉语,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甚至连对方名字都说不清楚,更没有保留证据的意识。有姐妹二人的父亲生前将草山出租给邻居,头两年该邻居支付了租金,后来就不再支付。姐妹二人的父亲去世后,承租人不承认之前的租赁关系,将草山占为己有。姐妹二人拿不出相关凭据为自己证明,于是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我了解情况后,向她们详细说明了需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像这样的事时常发生,牧区群众缺少法律意识,在维权中经常遇到困难。但亡羊补牢不为晚,普法宣传永远在路上。每逢各种节日,我基本都会参加达日县司法局组织的普法宣传活动,带着法律知识进校园、进寺院、进军营、进社区,让法律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尤其是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会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摆放普法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普法宣传资料,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妇女和广大消费者讲解法律维权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当我走在服务地大街上,许多人都认识我,跟我打招呼,尽管不能叫出所有人的名字,但我都热情回答。从零海拔到高原,从一年之期到安家落户,我的人生经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源于我发自内心对法律事业的热爱,源于作为人民律师的初心使命。
通过这几年法援的经历,我领悟到:当地群众法律意识薄弱,对律师作用的了解也不多。在遇到纠纷冲突时,他们通常靠传统风俗观念解决问题,而不会想到运用法律维权、寻求律师帮助。在这里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不是打几个官司,写几份诉状,审几份合同,而是帮助大家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遇到纠纷懂得如何依法维权。作为一名志愿律师,通过与牧区百姓深度沟通,逐渐培养他们对法治的正确认知和对律师的信任,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援青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黄维青,上海瑾之润申达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