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专业精品“小巨人”律所 重庆推动现代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为民’律师,我今天专门打这个热线电话就是想跟你道个谢。”这是某电视台节目《为民有话说》收到的热心观众打来的热线电话。

  打来热线电话的观众林女士此前陷入一桩经济纠纷:通过中间人牵线搭桥,林女士欲从外地供货商处购买一批物美价廉的优质化肥。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当中间人将林女士的货款转给供货商后,供货商却无端失联了——这让林女士与中间人开始了两年的拉扯。

  《为民有话说》节目常驻律师“李为民”得知林女士的情况后,主动担负起线下公益调解的义务。

  最终,双方在“李为民”律师的不断调停下,面对面握手言和——中间人赔偿林女士部分损失,而双方继续共同通过警方向供货商追讨损失的货款。

  主动为林女士与其中间人进行调解的“李为民”律师名叫李鄂,是重庆市律师协会副监事长,也是重庆开锦律师事务所主任。《为民有话说》就是重庆开锦律师事务所与电视台合作打造的公益法治栏目。

  作为全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多年以来,在李鄂的带领下,重庆开锦律师事务所内过半的办公面积均用于发展公益法律事业。以调解化解社会矛盾,以公益法律服务为民服务,已成为重庆开锦律师事务所发展的一面“金字招牌”。近日,重庆开锦律师事务所成功获评2024年重庆“专业精品律师事务所”。

  自2022年起,在重庆市司法局的指导下,重庆市律师协会开启打造专业精品“小巨人”培育计划,逐层筛选了30家律师事务所入围重庆首批“专业精品所”培育名单,并于近日最终评定了20家。

  两年的培育期间,30家律所确定重点打造专业法律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专业精品”路线,提升律所的核心竞争力。

  “律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人才,核心在‘人和’。”重庆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重庆中世律师事务所主任孔祥彬分享律所在政府和国企法律服务方面的经验时,认为应当高度重视律师人品、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培养,特别强调团队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等。

  自入围“专业精品所”培育名单以来,重庆翰墨律师事务所将“企业系统法律风险防控”作为律所发展的专业领域,成立了“企业风控中心”,由执业5年至15年丰富经验的7名资深律师组成“企业风控”法律服务团队和5人法律事务交付团队,针对企业在公司治理和管理、商事交易、劳动人事、增资扩股、融资兼并等各运营阶段的不同法律需求,量身打造了“公司章程个性化设计”“企业经营全流程法律风险防控”等多个法律服务产品,每年办理企业相关专业领域业务超100件,有效保障了企业高效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重庆翰墨律师事务所还精心打造“翰墨大讲堂”,筹备举办了“公司治理”“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等20余场公益法律讲座。律所主任黄莉自筹资金,带领律所律师逐一走访、联络律所所在区域的街道、社区、企业等,邀请社区群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经营者等参加公益法律讲座,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为社区群众和企业经营者答疑解惑。

  近年来,重庆市律师协会把加强高素质律师人才建设作为推动律所发展的根本,鼓励律所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不断激发律师团队的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品质律所和品牌律师团队。

  自入围“专业精品所”培育名单后,地处万州区的重庆奎龙律师事务所根据培育要求,积极融入川渝东北一体化建设。

  去年11月,重庆奎龙律师事务所指导达州分所,联合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司法局、教育局,在达川区三里初级中学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校园法治讲座,帮助在校学子树立正确的法治观。重庆奎龙律师事务所还充分利用三峡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平台,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司法鉴定机构、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了律所在川渝东北区域的带动引领作用。

  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今年获评“专业精品所”,作为涉外法律服务类专业领域律所,其积极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总包”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办理了大量涉外“精品”案件。

  20家获评的“专业精品所”在为推动重庆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共创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示范引领力,点燃了高标准推进的“新引擎”,开辟了高水平建设的“快车道”。

  下一步,在重庆市司法局的领导下,重庆市律师协会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紧扣“两大定位”,聚焦“西部领先、全国进位、重庆辨识度”目标要求,持续实施“专业精品所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领域的专业品牌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加快推动全市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努力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宋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