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稻花香 四时好风光

分享到

image.png

北京地铁西郊线颐和园西门站,是通往三山五园的网红打卡地。颐和园西门外,两山公园、北坞公园和中坞公园中,有几片保留下来的京西稻田。这一带既保留着村野气息,又兼有江南水乡风光。

每年“五一”前后,公园稻田里油菜花盛开,田野一片绿黄。至五月中下旬,油菜花落尽,土地翻耕,油菜花秸秆被翻入土中做底肥,开始水稻播种。到八月中旬,水稻抽穗。再至九月下旬,水稻成熟,田野满目金黄。十月上中旬,水稻收割,稻谷入仓,稻秆伏地,完成了一季水稻的生长轮回。

两山公园原名玉东郊野公园,与北坞公园相连,是这一带郊野公园中最大的一处。这里为古瓮山泊(昆明湖的前身)退水区域,风景与稻作融合,山林环护、田湖交错。

两山公园北部有条长河,又称玉河,是历史上京城最主要的输水线,也是风景优美的廊道。此处河道为上游,沿途是开阔的水田,春季油菜花海相伴,秋季金稻夹岸。

长河北侧的皇家御道是颇具特点的游览线,御道宛延于两山之间,有峰回路转之意,明清时期大量的风景文学创作就是才子佳人们行走其中完成的。

长河的南侧有座由乾隆御笔题字匾联的湖山罨画坊,乾隆为了使得清漪园和静明园景色能有机地联系,于静明园东门外300米处的长堤上,修建了东西两座石坊。石坊坐西朝东,为仿木结构石坊,自东向西并列。

image.png

前坊中柱东面刻有“层楼延阁镜光里,绿柳红桃烟霭中”,横幅为“云霞舒卷”,西面刻有“风月清华赢四季,水天朗微绕三洲”,横幅为“湖山罨画”;后坊中柱东面刻有“何处仙家觅蓬阁,此间逸兴寄清湘”,横批“兰渚蘋香”;西面刻有“岸芷汀兰入画图,天光水态披襟袖”,横批“烟柳春佳”。田野风景中体现着陶渊明田园诗意:“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历史上此地是京城上等水田,旱涝保收、丰歌不断。

湖山罨画坊的南边就是两山公园最具特色的“稻浪流香”景点,南临水塘,北为界湖楼遗址,是面积较大的一片稻田。游人可以走在稻浪中的田埂小径,品味稻花的清香。在夏日每近落霞之际,山风涌起,稻香四溢,加之夕辉闪烁,倦鸟归飞,最为动人。日落时,在这里可以看到夕阳、油菜花海及秋季稻田相互映衬的美景。

公园里种植的京西稻品种有京西稻一号,因米色微红如胭脂而得名胭脂稻;京西稻二号,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带回的优良水稻“紫金箍”;京西稻三号,老品种,属粳稻亚种;京西稻四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发的品种,兼具泰国香米和优质粳稻的特色。

image.png

北坞公园的场地是北坞村整体拆迁腾退出来的,公园内遗存了原北坞村一座两进院的金山寺、一座戏楼、一座独立的关帝庙。

历史上的北坞村始建于明代,明永乐年间发水患,朝廷在此建船坞救灾,因此成村。后期因水资源逐年减少渐从湖泊退化为沼泽、再转为水田和旱田。北坞村景观的鼎盛时期大约在清乾隆晚期,当时作为清漪园西部耕织图景区的外延,拥有上千顷的稻田耕种。

在北坞公园和中坞公园中,依照景观布置了《耕织图》剪影雕塑。中坞公园早期为中坞村外围农田,历史上这里地势平坦,地下水丰沛。清代时曾为高水湖的一部分,后广植稻米,形成了著名的“京西稻”品种。

image.png

 “田园景致、柳林溪田”是中坞公园的主要景观特色,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在稻田基础上借地形特点形成的梯田景观。在公园小山顶上可以俯瞰稻浪梯田,看日落西山红霞飞的美景。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景象各异。


(图文作者:  施隆明 北京市雄志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尚鑫】